总书记近日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5月21日,《人民日报》)
每一幅宏伟蓝图,都要工笔描绘的细节;每一个灿烂梦想,都要照进现实的落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是总书记多次讲到的一句话,也是党对各族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东方大国“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历史担当。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是实而又实的全面小康。宏图已绘就,重在抓落实。走过万水千山、跨越险滩激流,追梦人的足印终将标注历史前进的方向。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小康”指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一俊遮不了百丑,一好不代表全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有一个地域贫困,就不是“小康”;有一个民族苦厄,就不算“全面”。打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没有退路,没得商量。只有各族群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才能更好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各民族“同荣辱、共进退”的手足情。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是紧而又紧的民族团结。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宁夏有回、满、蒙古、壮等40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也是宁夏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石榴果“千子环抱,并能同一;千房环抱,包于同膜。”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已经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各族人民只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和睦、共同发展,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就定能遒劲挺拔、枝繁叶茂。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是深而又深的为民牵挂。点点滴滴,枝叶关情。“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一句句暖心勉励的话语,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极大地鼓舞了各族群众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干劲。言犹在耳,见字如面。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正如金花园社区的党员群众一样,各族人民心中都对党充满由衷的感激,对新生活怀抱热切的希望。(玉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