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PART
官窑的称谓
官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
广义上,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的窑,统称为官窑。
狭义上,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本文所写的官窑,是指狭义上的宋代的皇家宫廷御用瓷“官窑”。
官窑,宝光内蕴,以素面为主,既无华丽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装饰,是收藏界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02
PART
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到今没有发现,非常罕见,一共只烧二十几年。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南宋文人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言“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记载了徽宗自置窑烧造官瓷这一重大的陶瓷历史事件。
因为官瓷的身世特殊、经历曲折,其“前世今生”颇耐寻味。
北宋官窑口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官瓷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窑的基本特征
1、胎有灰白、灰褐两种,胎骨较为厚重,紫口铁足是共性。
2、釉色有天青、粉青、虾青、月白、油灰、鳝鱼黄等釉色。绝大部分器物,胎釉与汝瓷有极其相似之处,官窑的釉色更趋向追求玉色。
北宋官瓷的“粉青”釉色,素用“晨露未干时,隔纱望晴空”来形容,比之汝瓷的“雨过天青云破处”更含蓄、内敛,更接近审美的最高境界。
3、造型多为祭祀、文房类:炉、瓶、尊、洗、盆、觚等,尊、觚系仿商、周青铜器造型。
4、开片为金丝铁线与冰裂纹同存,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器小开片与小器大开片都是难得之物,开片纹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不同于北宋任何窑口的产品。不开片器物应是该窑的极品,是胎釉膨胀系数一致所造成。
5、烧制方法,有支钉支烧和垫饼支烧。支钉支烧的器物,支钉痕迹稍大,多数器物是采用垫饼支烧。
6、北宋素有汝官不分,与汝窑的区别:金丝铁线的区别、紫口铁足的区别、胎体厚重的区别(与民汝不能一概而论),釉下直观的区别、开片纹自成体系的区别。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是父与子的关系,从遗传学讲,有其共同特征:器物紫口铁足,釉下气泡密如攒珠,釉面开冰裂纹片,个别器物采用大支钉支烧,这些均体现了两个窑口的共性,验证了"袭故京遗制"的文献记载是准确的。
03
PART
南宋官窑
"靖康之难"后北宋王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
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修内司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
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
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 于修内司,造青器, 名内窑,澄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
文献说明,北宋时期已烧制官窑。南宋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的技术和制作方法。文献把南宋官窑划分为"修内司"和"郊坛下",前者"名内窑",后者系"别立新窑",并明确指出新窑"比旧窑大不侔"。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言:“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臃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04
PART
南北宋官窑的区别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的区别:
第一,都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但南宋比北宋明显(紫口,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铁足,是指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色)
第二,都有开片的特征,规律不一。
北宋 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小方壶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贯耳穿带方壶
第三,北宋官窑厚重,南宋官窑轻薄(跟南北方人的性格有关)
05
PART
什么是“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是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特征之一。从考古发现与传世器物看,南宋龙泉窑的黑胎瓷(龙泉瓦窑 窑、大窑等一些产品)、宋代官窑、传世哥窑器,以及明清两朝景德镇仿哥窑都有这一特征。
由于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泛出比黑胎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则呈现胎的颜色。它和青釉配合,既能衬托青釉和美,又使厚釉产品具有挺拔秀丽的质感。瓷器上口沿薄釉处露出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的现象,称为“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给人以稳重,朴雅之感。
“紫口铁足”的形成,是因为其胎骨含铁量高,在还原气氛下,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谓之“铁足”;而有一层薄釉的口缘部分便泛灰紫色,俗称“紫口”。
06
PART
官窑的窑址
北宋官窑的窑址
窑址之谜是北宋官窑的最大谜团。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下,至今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的官窑遗址。
关于北宋官窑窑址在何处,一般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官窑即为汝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从釉色、器型和胎质上看,汝窑和官窑极为相似,因此他们认为“汝官不分家”。
清凉寺汝窑窑址
第二种说法,由于窑址不明,存世量少,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
第三种说法,北宋官窑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虽然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
南宋官窑的窑址
今天,杭州凤凰山麓留有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等历史遗迹,现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在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遗址上,建有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07
PART
台北故宫官窑品赏
北宋 官窑粉青青花觚
北宋 官窑粉青三登方壶
北宋 官窑浅粉青弓耳扁壶
北宋 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小方壶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贯耳弦纹壶
南宋 郊坛下官窑粉青弦纹瓶
北宋 官窑粉青鬲式炉
北宋 官窑月白双耳三足炉
北宋 官窑月白双耳三足炉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钵(匏)
南宋 郊坛下官窑渣斗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长方盆
北宋 官窑天青椭圆水仙盆
北宋 官窑粉青花插
南宋 郊坛下官窑月白海棠式贯耳瓶
南宋 修内司官窑月白双莲房水注
南宋 郊坛下官窑天青叶式洗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葵瓣口洗
(文·END)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本文参考资料:
《观复嘟嘟丁酉版:官窑之谜》
《CHINA·瓷器之美》
《北宋官窑的诸多谜团:从窑址到制作工艺都是谜》
《百度百科·官窑》
《百度百科·北宋官窑》
《百度百科·南宋官窑》
《百度百科·紫口铁足》
《台北故宫藏——官窑(一)》
《台北故宫藏——官窑(二)》
《台北故宫藏——官窑(三)》
《北宋官窑,皇帝独宠的惊世之作,珍贵至极!》
《五大官窑 | 北宋官窑》
《宋代官窑瓷器款识初探》
《宋代官窑瓷器款识初探(续二)》
《宋代官窑瓷器款识初探(续三)》
各位藏友,我们后续会持续推送介绍“5大名窑”和“8大民窑”的文章。怕错过精彩内容的朋友,请关注「藏宝天下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新公众号“藏宝天下藏宝阁”。
藏宝天下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简介:
藏宝天下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是一家专注民间收藏艺术品,提供鉴证溯源,科学仪器分析,线上交流交易等专业服务的平台,现为美国资本市场OTC板块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TXCB。
长按/扫码,关注“藏宝天下藏宝阁” 不错过任何一条收藏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