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川省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参加有关团组审议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充分认识去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抗疫斗争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显著成效,准确把握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积极对接和用好国家政策机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月2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目前已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凝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辛勤汗水。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新起点,一心为民,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不做“外来客”,来了就是“自家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党员干部身在脱贫一线,使命在肩,初心如磐,顾不得感知融入自然的恬淡闲适,来不及享受四季交替的美轮美奂,所思所想所为皆系人民群众福祉。从下沉到村社工作的“脱产干部”,到回归农田的“泥腿子”,从走访串门怕遇到农户家的狗,到猫狗跟着一起走,从城镇定期买菜带进村,到自己种菜、群众送菜“不愁吃”,坐下了“土板凳”,喝上了“大茶缸”,吃起了“百家饭”,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然。脱贫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外来客”变成了“自家人”。脱贫致富不再是“人家的事”,而是咱脱贫干部“自家事”,为了“自家事”取得大圆满,我们当继续坚定方向,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任凭风吹浪打,绝不辜负党的重托,绝不辜负人民重望。
不做“万金油”,驻村就是“懂行人”。脱贫攻坚这个历史大舞台,为人民群众搭建了追求幸福的康庄大道,更为党员干部提供了锻炼成长、施展才能的好机遇。农业农村充满希望的田野,一直张开怀抱,随时欢迎扎根这方土地、造福这群人民的各方“来客”。广大党员干部长期在基层乡村一线工作生活,深深知道和群众打交道,来不得虚情假意,做群众工作,搞不得“虚头巴脑”,人民群众也最烦“当面吹得天花乱坠,过后忘得一干二净”“表态时无所不能,落实时啥也不行”。脱贫一线党员干部要真正懂得“二十四节气”,农时农事农活说得出、拿上手,要传承好当地家风作风、风俗习惯,知冷热、懂情理,更要弄懂做实脱贫攻坚一系列政策规定,想尽办法为人民群众真办事、办实事,力争做农业工作的“行家里手”,做农民朋友的“护花使者”。(玉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