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口罩、一辆房车、一片陶瓷、一件牛仔服、一条轮胎……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崛起,我们身边看似传统的工业产品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太多工业互联网因子,而这些产品背后所依托的,正是在青岛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跨界互联、赋能“百业”下,一家家传统制造企业打破常规创新改革,共赢共享。今天,领先“半个身位”的青岛已然构建起了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的框架——以海尔卡奥斯为引领、头部企业发力、中小企业搭车,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资源共享、利他共生的生态圈。但是,平台究竟如何赋能,生态圈又是如何共生?我们用最通俗易懂的案例,带你走进工业互联网的世界。
一只口罩:
6天搭建起全自动生产线
2月7日,卡奥斯平台赋能的山西省首条全自动医用口罩生产线,在侯马经济开发区落地试产,日产标准一次性医用口罩达10万只。
在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严峻态势下,为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卡奥斯平台与山西侯马经济开发区积极对接,快速响应,紧急启动医用口罩防护用品生产线项目。
项目启动后,卡奥斯平台发挥强大的供应链生态能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第一时间整合机械设备、生产原材料、智慧采购、智慧医疗等相关业务力量,依托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前瞻性布局的智能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数字供应链操作系统,为侯马市提供了医疗口罩端到端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在48小时内完成了核心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的调配,鼎力支持山西侯马医用口罩防护用品生产线项目。在当前全民战“疫”的紧张态势下,卡奥斯体现了民族品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大企担当。
卡奥斯在该项目的牵头人——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工作人员陈兴华介绍,从需求匹配到提供解决方案,从生产资源调配到项目生产线调试完毕进行试产,短短6天,卡奥斯平台就助力打造了国内口罩制造行业的 “小汤山”,日产10万只。当地政府负责人现场为产品命名为“海马”——“海”是海尔的海,“马”是侯马的马,以表彰海尔卡奥斯平台的赋能与支持。
一辆房车:
卡奥斯助企进阶行业样本
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威海荣成的房车企业。公司副总经理于辉告诉记者,通过与青岛最大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合作,企业不断收获利好,进阶升级。
今年企业复工后,因为原有板材供应商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开工,康派斯生产用板材存在1500张的缺口,导致已有的400台出口订单无法正常生产。困难时刻,康派斯通过卡奥斯搭建的企业复工增产线上服务平台,发出了板材采购需求。 “发布需求的当天,平台上就有个厂家联系到了我们。对接好后,我们分批次购买了1500张板材,手里订单全部实现正常生产。 ”于辉说。
早在2018年,康派斯就受益于卡奥斯平台的赋能。最初,这家房车企业找到卡奥斯,只想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改造后,康派斯房车产品的平均生产周期从原来的35天降低到了20天、采购成本下降了7.3%。主要材料之一——镀锌板,通过卡奥斯平台发布镀锌板采购需求后,平台就将之与其它有相同产品需求的厂家的小订单,一起捆绑成一个大订单,然后对接同一个生产厂家,由厂家给各企业单独发货,由此康派斯镀锌板的采购成本下降了6.3%。
尝到“甜头”后,康派斯深化了与卡奥斯的合作,制定出“智慧房车”解决方案,在行业内率先做到从智慧房车到智慧出行场景方案的全流程定制服务。其中,最具长远意义的改变,是卡奥斯的用户交互模块使企业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得设计和订单,实现了产品溢价63%、订单量提升62%。康派斯由此从一个国外房车品牌代工企业转型成为自有品牌企业,开拓了韩国市场,并在当地建厂。康派斯和海尔在荣成打造的全国房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互联工厂样板,也被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优选项目。
一片陶瓷:
创建材行业第一生态品牌
建陶企业普遍小、散、乱、杂,行业存在低附加值、高库存、高耗能、高污染的痛点,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同时,这些难题也是建陶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
海享陶是卡奥斯为赋能建陶行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而打造的生态平台,该平台打造了一个样板——淄博统一陶瓷,从销售、研发、制造、采购四个方面赋能。统一陶瓷上平台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使得瓷砖从70元/㎡提高到140元/㎡,而成本只增加20元/㎡,通过采、产和线上线下融合赋能,工厂生产效率提高35%,库存降低30%,行业销售下滑23%的情况下统一陶瓷逆势增长30%,利润增加32%,实现了卖得多、卖得快、卖得赚。同时,也解决了国家关注的这些环保问题,为淄博产业集群能够生存与发展起来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通过样板增值分享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生态资源加入平台,从淄博复制到唐山、佛山,行业从建陶扩展到石材。未来,卡奥斯将重点打造建材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产业生态,紧抓新基建机遇,与政府、金融、物流等资源共创、共享,创建材行业第一生态品牌。
一件牛仔服:
酷特赋能传统企业腾飞
山东海思堡服装服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8年,是淄博市一家以贸易为主的工贸一体的牛仔服装专业化生产企业。2016年,该公司与酷特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基于互联网牛仔全球定制的供应链平台和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牛仔智能制造供应链平台。至此,海思堡正式向互联网工业企业转型。
记者了解到,在与酷特智能合作之前,海思堡主要批量生产价格相对低端的牛仔裤,出厂单价只有70元左右,且生产周期长,库存压力大,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在与酷特智能合作后,通过酷特工业互联网平台发的赋能,海思堡迅速建立起基于互联网全球牛仔定制的供应链平台和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牛仔智能制造供应链平台,摆脱了过去“做了再卖”的被动模式,建立起了“卖了再做”的个性化定制模式。通过改造,如今的海思堡不但完全适应了市场需求,产品单价也提高到300元以上,库存降低了,利润提高了,彻底改变了盈利模式。
今年1月,在海思堡公司创始人2020新年致辞上,创始人马学强表示,回想5年前企业转型之初,不少员工担心的 “一条生产线怎么可能同时做几百个款式牛仔”“牛仔裤定制卖给谁?”等疑惑,如今,随着2019年度定制订单增长2400%而烟消云散。据透露,2019年度,海思堡将定制订单年度产能提高到100万件以上,成为世界牛仔服装行业定制产能率先突破100万件的企业,为服务客户奠定了良好的产能优势。
马学强表示,2020年,海思堡要用平台思维拓展企业,为“ASPOP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奠定基础,力争把海思堡个性化定制模式推广到更多的企业和行业,2020年力争模式推广收入突破1000万元。
一条轮胎:
实现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
走进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双星绿色轮胎“工业4.0”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一座长度达到1000米,宽度达到156米的“巨无霸”工厂映入记者眼帘。在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阔大、明亮、洁净的车间内,空中桁架机器人和地面上轻巧灵动的智能AGV机器人来回穿梭,各式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做着炼胶、敷贴、成型等工作,呈现出一幅未来工厂的画面。
“各个生产线上共有11种、300余台智能机器人运转,80%是双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涵盖了密炼、压延、成型、外检、硫化、仓储等各个工序。相同规模的生产线以前需要1000名员工,现在只要256人,将人工效率提高了3倍。”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士峰告诉记者,双星还研发了基于5G传输的双星轮胎联网技术,可实时监控汽车轮胎的胎温、胎压、行驶路线、载重量、花纹磨损度,并实时传输到大数据分析平台,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自动发出“提示、预警、指令”等信息。“这真正实现了轮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周士峰笑道。
“以前我这个岗位需要三四个人操作,现在我一个人操作。 ”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成型工序主机手安志成同样表示,在双星工业4.0智能化工厂,智能机器人分布于各个环节,工作人员只需进行关键工序的确认和调整,智能机器人就能与之密切配合。
一个方案:
基于大数据实现智慧停车
开车出行,还在被停车难所困扰?别急!工业互联网同样能帮助你解决这一痛点。松立集团是青岛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级智慧停车技术服务商与运营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公司首创将侧向视频识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前沿科技与静态交通场景深度融合,全域覆盖路内停车、路外停车、共享停车场景。除青岛外,项目已先后落地北京、贵阳、上海等数十座城市,运营车场近千个,管理泊位10多万个,服务车主近千万,能够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区域、全体系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解决停车难问题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呢?松立集团总裁刘寒松揭开了智慧停车的神秘面纱。据介绍,基于大数据,其研发的智慧停车平台会对车主的停车需求进行数据化分析,包括车主的目的地、抵达时间、抵达路径、目的地的泊位占用情况、停车时间、支付方式等,通过对用户停车需求和习惯的大数据分析,就可以实现对车主停车全流程的预测、控制、指引,实现高效、便捷停车。通过车主的停车需求数据,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
刘寒松表示,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停车路段和停车场利用率、周转率等数据的汇总分析,还可以形成可视化的城市停车热力图,为政府交通空间规划和停车场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和数据支持,为车场运营企业提供数字化、平台化、可视化的运营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