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12.35平米84万成交 青岛市南一套百岁“茅草房”被“秒拍”

0
分享至

出售房屋内景。(中介供图)

中介提供的房屋户型图。

“12.35平米!84万!”市南区一套二手房成交信息连日来刷屏岛城市民朋友圈。按网传信息,这套房子每平方米售价超过6.8万元。由于房源照片显示的房屋状态太过“老破小”,引发不少网友吐槽“真像个茅草房,风一吹,屋顶都能刮飞了”“这小平房真是寸砖寸金,可当古董收藏了”。

6月28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这处二手房建成时间约为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近百年。促成这套小房成交的中介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网传成交价格的真实性,称房源为商品住宅,手续齐全,挂出后第三天便被“秒走”,让买家痛快掏钱的并非房子颜值,而是其学区价值。

挂牌仅三天

“茅草房”火速成交

“朋友做房屋中介的,我看到他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则售房消息:85万实拍,莱芜一路小学,市南中片,总价最低落户房,初中派位7中、26中、39中”……连日来,坐标青岛市南区的一套二手房成为不少中介和社交属性的自媒体账号的内容素材。随文配发的实拍房源照片显示,房屋为一间有些破旧的平房。房屋的低颜值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调侃“像个茅草房”,也有人质疑房源真实性。

除了对房屋颜值的热议,有“眼尖”网友指出,学区房的身份弥补了房子“老破小”的缺点,“用完学位卖掉即可,万一赶上拆迁改造更合算,买这个学位的又不会住进去”。

27日凌晨,有微信公众号更新了该房源的成交信息,称朋友圈大火的“茅草房”已经于6月26日火速成交,成交周期仅3天。并透露,该房源的成交信息为“12平米、84万”,折合单价约6.8万元。对此,有网友留言称“太恐怖了”。

为求证网传信息,记者当天辗转联系到该套房屋挂牌平台的媒体对接人员,对方落实后回复称,房源确已“成交”。

随后记者与经手该房的经纪人齐女士取得联系,对方表示,房源在其所在中介挂牌时间是24日中午,随后她在朋友圈转发了房源信息,买家主动与她取得联系,25日看房后,26日支付定金。目前,房子由中介人员维护,后续由双方协商具体过户时间。

“房子是12.35平方米,有商品房房产证,挂牌价格85万元,成交价格84万元。”齐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从挂牌到买家接盘只用了3天时间,不过这套房子此前也有一些小中介在推介,从她掌握的情况看,该房源“进入市场已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建于上世纪20年代

周边同类房源不少见

在通过中介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记者实地探访了该套二手房。

房屋位于市南老城区一处院落内的东南角,为独立平房,该处房屋所在院落内还有一个二层居民楼。相对于旁边的二层小楼,这处房屋似乎更像是一处临时房,外墙转角处的水泥立面已经出现部分破损,红砖裸露。此外,与该房源相连的还有一间废弃公厕,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间公厕不计入房屋面积。

虽然房屋外观比较破旧,但推开白灰色的铁皮门进入室内,能明显看出清理修缮过,12平方米多的空间分为卧室、卫生间、厨房三个区域,地面铺了地板革,厨房和卫生间区域贴了瓷砖,还安置有床、吸油烟机、空调等简单家具家电。

“我们这个院的房子应该是上世纪20年代建的。”居民郑女士住在院内二层楼上,她告诉记者,目前楼内有四户人家,都是“坐地户”。据她所知,出售的二手房此前换过房东,去年也曾有人住过,但因为跟对方从未有过交流,不清楚居住者究竟是房东还是租客。

“房子去年就有人来看过,没有卖掉。”郑女士说。

“这个房子已经空置一年了,之前是租客居住,每月租金大概400元。”负责维护该处房源的中介工作人员任春震告诉记者,这套房因颜值太低引发网友关注而走红网络后,网上的各种猜测和传闻让他感到“有点蒙”,“甚至有人还质疑房源的真假”。不过在他看来,这类房源在老城区很多区域并不少见,“周边都是这种老房子,属于‘老别墅’,1949年办证后,作为居民住宅虽然看上去又破又旧,但都手续齐全,有商品房房产证”。

学区价值是卖点

关键还凭价格优势

如此不起眼的一套“老破小”二手房,却卖出了84万元的“天价”,虽然有网友对此表示难以理解,但走访中记者发现,由于地处学区,该二手房所在区域内分布着不少中介门店,而门店外宣传栏的售房信息区域显示,“学区”“落户房”为主推房源,且不乏房屋年代信息为“1949年”的老房子。其中,面积为15平方米左右的房源,挂牌价多在95万元以上。

今年5月30日,市南区教体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市南教育体育”发布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问答,在对学位预警政策的解答中明确表示,2020年市南区学位预警的学校是青岛莱芜一路小学和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2021年,对以上两所学校学区登记入学的市南区户籍适龄儿童,2020年7月1日前落户,符合入学政策的,由学区学校安置;2020年7月1日后落户,符合入学政策,进行区域统筹安置。

“这套房源挂出来以后,咨询和预约带看的非常多,基本都是为孩子上学的。”齐女士坦言,学区价值对于家长来说的确是该处房源的核心卖点,但之所以能快速成交,最重要的还是价格。

“现在家长对于学区房的选择也比较理性务实,这套房相比同类房源成交价格要便宜5万左右。”齐女士说,自己从事二手房中介已经7年多,也操作过很多老城区的学区房,因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刚需”属性,购买学区房的家长通常会提前准备,一般选择在孩子入学前两三年瞅准机会入手,“像这套房子的买家,孩子还要过两年才入学。”而对于记者希望采访买家的请求,齐女士在与对方沟通后予以婉拒。

■延伸 学区房还要不要买?

今年上海全面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学校报名超额则100%摇号。北京推行的“六年一学位”“就近入学”,以及“多校划片”等政策,今年将实现全覆盖。这些一线城市的学区政策变化,对全国学区房而言,更像是一种信号,具有示范意义。有意思的是,新政没有让学区房迅速“降温”,反而短期内刺激了二手房交易。3月份上海成交房源中,市中心一套不足30平方米、对口某第一梯队小学的老房子,每平方米均价超16万元。

原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不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班级,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如今,没有了民办学校的“竞争”,没有了“精准”对应的名校学区,家长们择校更加“理智”,结果公办学校得到更多青睐,“学区房”的热度依然不低。

那么,学区房还要不要买?

从房产投资角度看,学区房的流动性比其他二手房要好很多。即便学区的划分存在不确定性,只要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没有变,学区房溢价依然会是房地产投资分化的重要原则。但如果把学区房看作“赌上孩子未来”的教育投资,性价比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重视教育,中国很多家庭都如此,但如果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对学区房过度投资,作为孤注一掷的赌注,风险未免太大。

学区房,用市场化的方式网罗了一批相对来说能力突出的人,从人际资源看,对孩子成长无疑助力良多,但这只是增加了孩子“学有所成”的几率,不是教育的全部,也承载不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全部祝福与期待。

从根本上说,学区房也并不是缓解教育焦虑的一味良药。多数家长教育焦虑的根本原因,不是买不起学区房,而是无法确定孩子学有所成的愿望会不会实现——“为了娃住在厕所大小的单间,什么时候是个头?”“多校划片,我的学区房白买了吗?”

从一系列对学区房的控诉中可以看出,对孩子未来发展无法把控的无力感,才是家长焦虑的根源。简单来看,解决之道无非两种,一种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执念,另一种则是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解锁之法放在孩子身上,不如放在自己身上。对孩子的未来患得患失,不如对“更好的自己”的求索来得更有把握。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先生此行为什么不选北方城市

马先生此行为什么不选北方城市

城市小灵通
2023-04-01 20:33:42
广东一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被“双开”,曾任市长一职,履历让人惊讶

广东一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被“双开”,曾任市长一职,履历让人惊讶

侃爷说教育
2023-04-01 16:55:49
七九年,汪东兴:我要辞职!全场鸦雀无声,小平想了会一言定鼎

七九年,汪东兴:我要辞职!全场鸦雀无声,小平想了会一言定鼎

秦風历史
2023-04-01 03:24:08
央视开始整治女主持,李思思彻底被抛弃,新节目将播与央视夺收视

央视开始整治女主持,李思思彻底被抛弃,新节目将播与央视夺收视

小谈的娱乐秀
2023-04-01 19:54:02
巩俐和洪晃昔日合影,完美诠释了惊世容颜,和有趣的灵魂让人尊敬

巩俐和洪晃昔日合影,完美诠释了惊世容颜,和有趣的灵魂让人尊敬

段子手谈娱乐
2023-03-30 08:31:42
青春风暴来袭!18岁日本正妹「菊地姫奈」

青春风暴来袭!18岁日本正妹「菊地姫奈」

张晓爱时尚
2023-03-31 18:06:22
害人终害己,1.1万亿美元外流,耶伦翻脸了,首个冤大头血本无归

害人终害己,1.1万亿美元外流,耶伦翻脸了,首个冤大头血本无归

生财之路
2023-04-01 15:44:11
刘云:非改不可!用600亿美元扩招十万非洲留学生必将竹篮打水

刘云:非改不可!用600亿美元扩招十万非洲留学生必将竹篮打水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31 13:12:13
巴赫穆特决战前夕,乌政府松口了,罕见示好中国,并谴责军援国家

巴赫穆特决战前夕,乌政府松口了,罕见示好中国,并谴责军援国家

萌妹减脂记
2023-04-02 01:13:42
东南亚旅游降温,日本:4月起不再要求中国入境旅客提交新冠检测阴性证明,韩国:过境免签!

东南亚旅游降温,日本:4月起不再要求中国入境旅客提交新冠检测阴性证明,韩国:过境免签!

日本物语
2023-03-31 17:22:58
是不小心走光还是故意的时尚?

是不小心走光还是故意的时尚?

韩流圈
2023-03-31 10:57:21
太炸裂了!Midjourney新版发布:比照片还真实

太炸裂了!Midjourney新版发布:比照片还真实

雷科技
2023-04-01 19:33:37
普京正式承认:中俄不是军事同盟!这下美国还有什么好说的

普京正式承认:中俄不是军事同盟!这下美国还有什么好说的

军事先锋君
2023-04-02 01:58:22
张继科风波升级!多位知情人发声:景甜视频泄露为真,等后续

张继科风波升级!多位知情人发声:景甜视频泄露为真,等后续

电影侦探社
2023-03-31 16:38:36
南航空姐“不雅照”被疯传,网友:她真的跟没穿一样!

南航空姐“不雅照”被疯传,网友:她真的跟没穿一样!

十点讲故事
2023-03-21 10:29:40
2023年才刚刚开始,但是6大胡说八道的专家已被揪出,看看都有谁

2023年才刚刚开始,但是6大胡说八道的专家已被揪出,看看都有谁

水大叔
2023-03-31 23:16:22
联合国大胆预测:13亿的人口大国,将或在2023年被“一分为三”

联合国大胆预测:13亿的人口大国,将或在2023年被“一分为三”

留泽说美食
2023-04-01 12:58:04
芬兰拿到北约门票,俄罗斯数百年夺来的波罗的海出海口被封

芬兰拿到北约门票,俄罗斯数百年夺来的波罗的海出海口被封

移光幻影
2023-03-31 18:02:01
教师队伍将砍掉一半,几百万的教师何去何从?三条路可以尝试

教师队伍将砍掉一半,几百万的教师何去何从?三条路可以尝试

红丽说教育
2023-03-30 10:35:02
编外人员没等来同工同酬,却等来了集体清退,“三代烟草人”笑了

编外人员没等来同工同酬,却等来了集体清退,“三代烟草人”笑了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31 00:46:24
2023-04-02 03:20:49

头条要闻

官方发布今年首期汛旱情通报:局部强降雨或引发山洪

头条要闻

官方发布今年首期汛旱情通报:局部强降雨或引发山洪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科技要闻

坚持不造车,余承东解释之前为何要加华为logo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数码要闻

余承东:华为坚持不造车,合力建设生态联盟帮车企造好车

手机要闻

星纪魅族集团沈子瑜:三年内要重回中高端市场TOP5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