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长江之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一首接着一首,台下观众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表达对祖国的爱。
2019年9月24日19时,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沈阳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经典歌曲音乐会在大钻石举行。音乐会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在辽宁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优秀作品,全场观众沉浸在熟悉的旋律中,回味曾经鼓舞过几代人的经典。
献给祖国的特殊礼物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辽宁打造了一批批优秀的歌曲作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昨日的音乐会上,演唱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共产党好,共产党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十五的月亮》《长江之歌》《我和我的祖国》《哦,我的大东北》等经典歌曲。这些作品贴近时代、反映生活,题材广泛,格调积极向上,旋律清新优美,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民族和地方特色,又有较高的思想品格和艺术价值。一首首优美的旋律像插上了翅膀,飞遍祖国大江南北,传唱到机关、厂矿、军营、学校和乡村的各个角落,为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辽宁有着鲁艺的文化基因,这些从辽宁‘飞出去’的歌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这台音乐会,既是对辽宁文化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省文联副主席武雪梅说。
女子唱跳组合TC GIRLS女团成员、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胡春妍认为,这些在不同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成为70年来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我们精心策划了这场盛大的音乐会,歌颂伟大的祖国,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代表沈阳、代表辽宁的特殊礼物。”
红色经典唱出时代感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用交响乐的手段创作整理,赋予这些红色经典更强大的叙述性和戏剧性。沈阳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沈阳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近200人的加入,让整台音乐会气势磅礴。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大钻石时就看到,参与音乐会的演职人员忙碌地做着准备工作:演员唱起歌开嗓,演奏人员忙着调试乐器,合唱队的同学忙着化妆、搭配服装……不少表演者表示:“能以辽宁人的身份,参与到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演出中,感觉特别荣幸。”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第五代“江姐”伊泓远,为了此次音乐会特地从北京赶到沈阳,并演唱了《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我的祖国》两首歌曲。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的她一直将沈阳当作第二故乡,“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能在家乡的舞台上,演绎、重温老一辈辽宁艺术家创作的经典红色作品,我的内心很激动!所以我用歌声表达情感,献给家乡的观众、献给祖国! ”王志昕诠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将老歌唱出新意,丰沛情感的注入和细节元素的打磨,令歌曲更富时代感,现场观众也沉醉其中。
为辽宁振兴助力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整场演出,无论哪首歌曲响起,总会引发合唱,更激起不同年龄层参与者的集体回忆。
“50后”王先生说:“这些歌伴随着我的成长,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如今,我们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幸福地生活,衷心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00后”刘石发自肺腑地说:“今年《我和我的祖国》是最‘热’的一首歌,今天到现场真切地感受了这首歌给我带来的震撼!看到这么多人热泪盈眶,我心中满满的感动,自豪感油然而生。新时代,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我爱我的祖国!”
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刘辉教授表示,音乐有凝心聚力的作用,演出也激励着辽宁艺术家们更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有信心不负时代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永远保持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与社会同频共振的创作方法,努力为这个振奋人心的时代书写经典,谱写出更加辉煌和美妙的时代乐章,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精神推动力,为祖国繁荣富强提供文化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