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双方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中非人民也终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6月18日,《人民日报》)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如破晓曙光,划破了江城的“黑夜”。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为代价,对湖北省、武汉市流动人口及交通道路实行最严格管控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死神”抢时间,与病毒较高下,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抗疫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守防疫阵地,战斗在前线,深入一线入户排查、宣传讲解,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为坚定信心抗疫注入“强心剂”。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贯穿抗疫过程,成为江城夜空中最亮眼的星。
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民族精神如执甲卫士,守护了江城的“街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以后,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部署下,14亿中华儿女上下同心、砥砺奋进,将道路自信转换成攻坚克难的勇气,将理论自信转换成实践行动的指南,将制度自信转变成了强有力的武器,将文化自信凝聚起了携手共进的民族精神。全民参战,成为战疫的最大“底气”。以省对市,集中“优势兵力”、物质资源支援湖北省各地市;这些充分彰显了中华儿女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万众一心。民族精神闪耀在抗疫战场,守护了江城,守护了湖北。
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英烈忠魂如一缕清风,吹散了江城的“阴霾”。医务工作者执甲逆行、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火线”支援湖北,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投入各地防控战疫的最前沿。他们以大爱无疆和医者仁心制造出抵御病毒的“血肉防火墙”,他们中2000多人确诊感染,几十人以身殉职。“主动请缨、尽心竭力”,人民警察陈永亮以无私奉献兑现了入党誓言;铮铮铁骨于铁夫,连续奋战抗疫一线,忘我付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崇高情怀;“疫情不散、婚期延迟”,彭银华坚守防疫最前线,以奋不顾身和义无反顾诠释了忠诚担当……抗疫英雄们舍身取义、以身报国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网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舍身取义,疫情才得以有效控制、生活得以恢复正常、社会得以正常运转。他们的躯体虽已离去,但他们的忠魂从未远逝,精神长存,吹散了笼罩江城的“阴霾”。(上官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