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双方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中非人民也终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6月18日,《人民日报》)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纪念日,同时今年又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又遇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既定目标与突发任务并存。面对这些艰巨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全意为人民服务,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察民情解民忧,用真抓实干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要保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锲而不舍抓任务攻坚,将攻坚精神转为全面胜利。面对脱贫攻坚剩余任务艰巨、剩余时间不多,境外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聚集性疫情偶发等问题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保持决战决胜的信心,也要树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战时机制”,沉着应对、攻坚克难,重点要把头绪理清、工作做细、措施落实,特别是要聚焦问题破瓶颈,用创新疏通工作堵点,打通掣肘突破的“任督二脉”;聚集不足补短板,用攻坚解决工作难点,拔掉制约发展的“病根”;聚集缺陷强弱项,用细致弥补工作弱点,练快拖延进展的“后腿”,确保如期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双赢。
要保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坦然,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将优良作风转为良好口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年我们面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等艰巨任务,更要持之以恒发挥我党优良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将群众的困难摸清、群众的建议诉求摸细、发展的问题摸准,切实将调查研究成果转为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果。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吾日三省吾身”,更要耐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党员的批评,克服自身缺点、消除“本领恐慌”、解决工作短板,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以百姓心为心,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工作中,要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解决群众困难,汇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办好办实人民群众的事。(玉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