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黄果树瀑布、龙宫等景点对青岛市民“另眼相待”,推出“一次半价,终身免费”活动。
一张小小的门票,蕴含着青岛与安顺的深情厚谊。
今年6月5日,安顺普定县经济开发区,2020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仪式举行,青岛安顺陆铁海联运开通起运。
这些优质的项目,象征着两地东西扶贫协作更进一步。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自国家提出对口帮扶和扶贫协作以来,青岛与安顺的情缘,已延续了20多年。20多年里,青岛始终把“安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带着真情实意与安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20多年里,青岛与安顺并肩作战、合力攻坚,在高山与坝区交织的田野间摸爬滚打,让一块块薄土“生金”。
青岛与安顺,虽远隔千里,但当青岛的决心、理念与安顺的奋斗、进取汇聚到一起,扶贫协作之花随即绽放出了绚丽色彩。2019年度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青岛安顺两市均获“好”的等次, 成为东西扶贫协作的优质样板。
青企入安,产业合作带动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是长效脱贫的根本之策。自两地开展扶贫协作以来,产业合作一直是重中之重。
4月29日,新希望六和3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项目在安顺关岭县正式动工。该项目从2月底网上签约到正式开工,仅用了两个月时间,目前已流转土地650亩,投产后将实现年出栏15万头商品猪,产值约7亿元。该项目采用“公司自繁自育+规模化养殖场+地方养殖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可实现绿色生态养殖、生猪增产保供、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计划今年10月投产。
该项目只是两地产业合作的一个代表。近年来,青岛大力开展“青企入安”活动,嫁接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一年引进项目23个,到位资金14.1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883人。
青岛企业的加入,为安顺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了升级路径,也在很多产业上实现了“从无到有”,带动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入驻安顺后,青岛榕昕集团将奶牛畜牧业20多年的探索经验用在了当地,打造集奶牛生态养殖、鲜牛奶生产供应、有机果蔬种植、特种种植、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牧场,填补安顺市奶牛畜牧业的空白,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村民谢品2017年到榕昕牧场工作,先是负责交通运输,后在企业的培养下成为了行政管理人员,他笑着说:“现在每个月有三千多的工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咯。”除了雇佣村民,榕昕集团还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与村合作社签订种牧草合同,组织农民种植甜高粱、黑麦草等牧草,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内,集商务办公、高级酒店、会展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园综合体已经投入运营,成为西秀产业园区的地标性建筑;园区招商工作基本完成,项目中既有熊猫精酿这样的行业优势企业,也有绿野芳田等当地优秀企业。通过项目引进,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当地开辟了长效增收渠道,推动了产业就业“双激活”。
让农民当得更好,让农民变为工人,青岛企业的加入,为安顺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理念、新模式,也为自己拓展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双方合作,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拓展渠道,广泛结对建起帮扶网络
人心齐,泰山移。扶贫协作,需要千方百计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参与。
在紧紧抓住产业合作的基础上,青岛不断拓展帮扶渠道,广泛开展部门结对、镇村结对、医院结对、学校结对、企业结对,构建起全方位市县乡结对帮扶网络。
据悉,仅去年,青岛在8个区市与安顺7个县区结对的基础上,73个经济强镇、236个强村(社区)、92家企业、25个社会组织、280所学校、78家医院与安顺68个乡镇、372个贫困村、357所学校、93家医院实现结对,在大框架之下织起了对口帮扶的细网。
为助力普定县韭黄产业发展,近年来,崂山区累计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资金中列支2000余万元资金,支持普定韭黄产业发展。目前,普定县韭黄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占贵州韭黄种植面积的95%以上,累计带动贫困户近两万人增收。
“从交班查房开始,点点滴滴帮助大家扭转曾经不规范的操作习惯。”安顺西秀区人民医院产科女博士张妍刚做完分娩手术,马上走进病房指导护士如何处理产妇的突发状况。张妍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专家,2019年5月跟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第六批援黔医疗“博士帮扶团”赴安顺,也将产科先进技术带到了西秀区人民医院。
因病致贫是脱贫攻坚的难题之一,青岛在对安顺的医疗帮扶上不遗余力。2017年以来,青岛和安顺卫生计生系统签订新一轮对口帮扶协议,医疗卫生单位实现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医疗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实现高层级、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促进了安顺市卫生健康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据悉,2019年青岛派出支教教师98名、管理团队4个,通过教育组团式帮扶、组建医联体等有效方式,助推安顺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建成各类医联体7个,帮扶建设学科(专科)100余个,填补空白新技术项目60余项,指导省级科研立项5项。
在人才交流方面,青岛与安顺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方式——干部交流挂职。2019年,两地共选派党政交流挂职干部108名,其中安顺选派76人,青岛选派32人,3名在安顺挂职青岛干部被评为贵州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此外,选派659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交流互访、跟岗学习。今年,青岛18名挂职干部2月即全部到岗工作。
决胜之年,非常之策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对口协作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更多困难。青岛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疫情防控和东西协作两手抓、两不误,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起步。
今年以来,青岛坚持顶格推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市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为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年初,两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千里视频连线”共商扶贫协作工作。青岛8个区(市)与安顺7个县(区)通过召开主要领导交流对接视频会,围绕资金支持(使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方面深入沟通交流,助力安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6、7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两地党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推进措施。
今年,在自身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青岛继续加大对安顺的帮扶力度,已投入安顺市财政帮扶资金3.82亿元,较2019年投入财政帮扶资金总数增长11%。计划帮助安顺市实施帮扶项目148个,已全部开工,重点倾斜支持紫云深度贫困县和县以下基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产业扶贫项目。
产业扶贫依然是重点。今年以来,青岛在安顺新签约项目23个,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69亿元。青岛还在持续开展“安货入青”,打造消费扶贫新模式,结合青岛消费扶贫“明星代言”活动,进一步助力解决协作地扶贫产品卖难问题。目前,已购买或帮助安顺助销农副产品2.12亿元,带动脱贫8372人。
加大劳务协作方面,青岛紧盯企业复工复产和用工短缺,利用线上招聘、线下组织等模式,汇总发布45家企业6000多个招聘用工信息,组织“2020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招聘月”等活动,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包机包车方式输转劳务。截至目前,新吸纳安顺293名贫困劳动力来青就业,帮助安顺5270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帮助安顺2990名贫困劳动力到其他地区就业。
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宽。“青岛在资金支持、人才技术培养、医疗卫生领域对安顺倾情相助、倾力帮扶,有力促进了两地的多项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安顺副市长周丽莉说。
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内,一条名为“青岛路”的道路贯穿而过,道路两旁是建设项目拔节生长的勃勃生机。在这条长3.8公里、宽30米的道路上,青岛与安顺正在携手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