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起,平度市融媒体中心、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发起了“圆梦大学——关爱优秀寒门学子”公益助学活动。活动启动以来,迅速在平度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中掀起一场“扶智扶志”爱心行动。
一时间,让人泪目的“平度爱”形成滚滚暖潮,温暖着这些优秀寒门学子和家人。
背后,又有哪些让人泪目的感动?
快来了解一下!
圆梦大学
关爱优秀寒门学子
金秋时节的平度大地,到处飘溢着累累硕果的甘香。沐浴着灿烂骄阳,勤于躬耕的平度人民在闪闪发光的汗水中开心地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一群怀揣美丽梦想的逐梦少年,也在这喜人的丰收时节,收获了凝聚智慧和汗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同时,也收到了爱心人士送来的“圆梦大学”助学金——这些曾经折翼的少年,又插上了翱翔学海的羽翼;曾经心事重重的他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信心满满地踏上逐梦旅程!
媒体引领 情暖群众
——发挥党媒的正确引领作用
讲好平度故事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市扎实开展全域的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以来,平度市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全市核心工作,围绕市委“1133”工作体系,把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群众,讲好平度故事,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为了讲好平度脱贫攻坚故事、讲好优秀寒门学子逆境奋进的感人故事,8月上旬,平度市融媒体中心《平度日报》联合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策划发起了“圆梦大学——关爱优秀寒门学子”公益助学行动。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从今年参加高考的寒门学子中,确定了因病、车祸等致贫(返贫)的20名优秀寒门学子家庭,号召社会爱心人士进行精准帮扶。
为开展好此项公益助学活动,体现党媒关注民生、服务大局的担当,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平度市融媒体中心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部署相关工作:与各部门、镇街、爱心企业建立起顺畅的通联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在《平度日报》三版社会版开辟“圆梦大学——关爱优秀寒门学子”专栏,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高考录取工作比往年延迟。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如期迈入大学校门,《平度日报》记者联系了20名学子所在的镇街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通讯员。在充分尊重孩子们意愿的基础上,有12名优秀寒门学子逆境不屈、努力求学、励志逐梦的感人事迹陆续在《平度日报》刊发。
爱心涌动 情暖平度
——平度全市掀起精准扶贫、圆梦大学热潮
8月25日上午,今年高考以641分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的阳光男孩栾正凯,捧着爱心人士张书林先生捐赠的大学入学费用8500元,开心地笑了——来自陌生人的关爱,让他看到了美好未来。
“孩子,我的童年也是充满了很多苦难。小时候,我就跟随父母到了东北靖宇县……后来,因为生活所迫,我又陪着母亲回到了平度,回到了自己的村庄。那时候,连家徒四壁也谈不上。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住在场院屋里……当我站在场院屋前,看着茫茫田野的时候,我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张书林和栾正凯亲密地聊着,聊过去聊人生聊未来。“孩子,这是你迈进大学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一共是8500元。你拿好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国家、建设国家!以后,有什么困难再跟我说……”当张书林把装满大学一年的所有费用的红包交给栾正凯时,懂事的孩子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儿。他信心满满地说:“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不负韶华!”
9月1日上午,白沙河街道姜家观村,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爱心人士张书林。他精心包着6500元,带着自己刚刚出版发行的两部书籍——纪实文学《走过荆棘的旅程》和散文集《时光的渡口》。他想早点见到那个遇到车祸、先后做过10多次大小手术、花费40多万元的坚强勇敢的小“铁人”——周玉浩。
正在平度市委开会的白沙河街道宣传统战委员李倩闻讯,在会议结束之后,立即驱车前往姜家观村头集合,和记者、张书林等人一起看望周玉浩。在该村村委,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主任科员、姜家观村党支部书记纪延鹏,白沙河街道钱家庄社区区长隋延伟向张书林介绍了周玉浩一家的情况:2013年,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周玉浩跟父亲周洪刚骑摩托车回家的途中突遇车祸,他全身多处重伤、右腿粉碎性骨折,父亲受伤严重。孩子经过10多次整骨、植皮手术,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状况下,仍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平度一中。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力,经过三年苦读,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在周玉浩家中,张书林心疼地看着周玉浩遍布伤疤的右腿,拉着他的手说:“孩子,你真勇敢!是个男子汉!”张书林拿出自己出版的书籍——纪实文学《走过荆棘的旅程》和散文集《时光的渡口》。他把自己苦难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讲给周玉浩听,鼓励他继续努力求学,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周玉浩用手摩挲着《走过荆棘的旅程》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立刻吸引了他的目光:“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如何走过这一生。感恩生命中的相遇,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他轻轻地读着,使劲点了点头,露出坚毅的微笑。
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让优秀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激发了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在白沙河街道姜家观村,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主任科员、姜家观村党支部书记纪延鹏说:“玉浩在车祸严重受伤,做了大小十多次手术的情况下,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种坚强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给其他相对薄弱家庭的孩子树立了榜样。我们村在集体经济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也为他发了800元助学金,鼓励他升入大学后努力学习,为我们乡村全面振兴树立良好的榜样!”
考入滨州医学院、学成要救死扶伤的仁兆镇后南埠村大学生张璠;跟着奶奶长大、考上菏泽学院的“我会是一名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有志青年”的白沙河街道高戈庄村衣塔龙;父亲去世、大学期间要勤工俭学帮助母亲减轻负担的新河镇北镇村优秀学子付明明;父亲从房顶上掉下致瘫痪、要用知识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来明村镇北张家村女孩张丽梅;父亲因脑溢血去世、考入山东大学的想申请贷款助学的新河镇东王哥庄村任旭萍;父母双亡的新河镇西城子村、出去打工赚学费的孤儿潘瑞州……12名学子,每个人不一样的励志故事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青岛金馥隆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柴庸琴、青岛永丰高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翠萍,第一时间给记者打来电话:“帮助这些孩子上大学,我出点力!”“告诉孩子们,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他们不放弃,我们帮他圆梦大学!”就这样,两位女企业家当即表示,每个人各出两万元,帮助孩子们筹集学费。更让人感动的是,8月31日下午,青岛金馥隆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柴庸琴包着2万元爱心款来到记者办公室,当她得知每个孩子的学费平均5000元左右时,立即表示:“我再拿出1万元吧!和翠萍老总把剩余10个孩子的学费全包了,让孩子们安心上学……”(注:12名孩子中,栾正凯、周玉浩,由张书林先生定向帮扶)
就这样,柴庸琴为每个孩子捐赠助学金3000元,张翠萍为每个孩子捐赠助学金2000元。每个孩子共获赠学费5000元。这发自内心的爱,为孩子们的大学生活无忧起航注入不竭动力!
期间,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纷纷通过《平度日报》公示的孩子联系方式捐款捐物,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爱,在平度大地涌动。
落实政策 精准扶贫
——平度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时落实脱贫攻坚相关政策
多举措帮助
“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度全市上下不断在精准上下功夫,在产业扶贫上做文章,在巩固脱贫成效上出实招,全力助推脱贫攻坚。2016年底,平度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7年底,平度全市81个省定贫困村128个青岛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2018年底,平度全市6个青岛市定经济薄弱镇全部退出。自2016年起,平度市脱贫攻坚工作连续4年在青岛市考核中获得“好”的等级。
为实现真扶贫、真脱贫,平度市严抓“精准”两字,把平度全市贫困户分成因病、因残、因灾等致贫类型,实施率先主动、识别先动、产业带动、多方联动、机制推动战略;实现产业可持续、动力可持续、机制可持续,完善利益联结和收益共享机制,促进“输血”“造血”相结合,优化政策供给,带动贫困对象稳定脱贫。
平度市慈善总会也在加紧进行“慈善助学”活动。据介绍,“慈善助学”是一项长期为民、利民的民生工程,是形成社会共建合力,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体现,同时“慈善助学”作为慈善救助的重点,为做好“慈善助学”工作,市慈善总会联合相关部门,对平度全市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大学生、高中生进行核查,目前数据正在核查中,待核查数据统计确定后,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救助。
平度市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爱心助学,人人有责。为给国家、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红十字会今后也将重点关注帮扶困难群众家中的孩子,为他们圆梦大学贡献“红十字”力量。
扶贫扶智 感谢党恩
——受助困难群众感动得眼含热泪,
感谢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坚定生活信心
9月7日上午,平度市融媒体中心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来到困难学子志清的家中,把柴庸琴、张翠萍捐助的5000元助学金转送到志清手中。年过七旬的志清奶奶紧紧握着市融媒体中心主要领导的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说:“谢谢融媒体中心的领导,谢谢孩子的老师们,感谢社会各界的好心人……没有大家的关心爱护,我这个浑身是病的老婆子不能这么顺利地把孩子拉扯成人……”志清在缺失父爱母爱的境况下,奶奶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孙子,落下了一身病痛,常年吃药。孙子是她的唯一希望,老人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教育孙子努力学习、走正路。功夫不负苦心人。今年,志清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聊城大学免费师范生,今后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想想孙子的未来,这位满头华发的老人高兴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终于去心事了……”她语重心长地嘱咐志清,虽然是免费师范生,也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
平度市融媒体中心主要领导详细了解了志清奶奶和孩子的现状,表示会继续关注志清的发展,如果有困难的话,一定会尽力相助。他鼓励志清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奶奶的期望,在大学阶段仍要励志上进,将来当一名好老师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志清表示,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厚望,不辜负奶奶的希望,认真完成学业。
9月7日上午10时许,记者和平度市慈善总会教育分会会长任思晓来到旧店镇东店子村尹华松家里,将5000元助学金送到他父母手中。“本来还在为了娃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真是太感谢上级领导和社会好心人对我们的帮助了!”接过装着爱心企业家给的助学金信封,殷华松的母亲盛高兰抹着眼泪,哽咽说。多年来,旧店镇党委和旧店镇东店子村委都给予他们帮助。位于东店子村的道乐果蔬专业合作社还为盛高兰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她有固定工作赚些费用补贴家用。
9月4日一早,记者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看到了仁兆镇大城西村优秀学子于晓琳的励志事迹,说想尽自己的一点薄力帮她迈入大学校门。并表示,想去晓琳家中看望一下孩子。9月7日上午,当记者把5000元助学金送到晓琳手中时,她的母亲抽泣了起来。她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好心人啊!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没有大家的关心,孩子再优秀也会断了梦想……”跟记者同行的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王女士悄悄地把1000元爱心款塞到晓琳手中,鼓励她努力学习。当天,平度市蒲公英公益的爱心人士尚玲玲也到了她的家中。尚玲玲多年来一直在帮助着于晓琳。这次也给晓琳送来了5000元助学金、一个皮箱。尚玲玲说:“作为一名蒲公英公益人,我关注晓琳已经好几年了,这个孩子聪明懂事,勤奋好学,为我的孩子起到了好的榜样作用。”
9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新河镇城子西村孤儿潘瑞洲家中,他和姑父、村负责人早早站在门前那棵茂盛的大槐树下等候。老远,记者就能感受到瑞洲瘦弱的身躯里有一股摧不垮的力量。当他接过5000元助学金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瑞洲告诉记者,为了筹集学费,他和姑姑都在离家挺远的厂子里打工——挑拣鸡翅,一天能挣120元,已经干了20多天了。瑞洲的姑父看着弱小的瑞洲,这个男子汉也哽咽着说:“孩子……好好感谢好心人吧……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有本事了再报答人家……”
白沙河街道高戈庄村的衣塔龙、新河镇东王哥庄村的任旭萍、新河镇北镇村的付明明、仁兆镇后南埠村的张璠、明村镇北张家村的张丽梅、崔家集镇崔家集村的辛文昊,各自在接到柴庸琴、张翠萍共同捐赠的5000元助学金时,都表示要继续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在大学中努力学习,不负青春不负众人的希望,饱学知识苦练本领,建设国家奉献社会。孩子们也都表示,要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将来有能力的时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网络安全知识。
活动期间,还有很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了帮扶。他们表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涓滴之水成海洋,
颗颗爱心变希望。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
这座城市因为默默奉献爱心的人而更加美丽!
请记得,是他们,
用真爱为这座古城注入了鲜活的博爱因子,
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增添了温暖的风景。
少年们,乘着爱的翅膀,勇敢逐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