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你们帮忙,要不然大事全耽误了”,11月6日下午4时,市南区蒙阴路1号,地铁分局青岛站派出所内,市民郑女士一再向民警杜军致谢。
原来11月4日下午,郑女士将装有重要资料的文件袋丢失,20多小时后终于物归原主。而对于地铁民警来说,在做好治安、巡查等工作的同时,帮大家找失物成了他们的重要工作内容。
当天下午,郑女士乘坐地铁3号线从青岛站出站,在来到地上道路的一瞬间,她忽然心头一惊,汗如雨下:除了背包还在之外,手里的文件夹没了。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全在里面,都是原件,补办都来不及,要造成违约。
青岛地铁的运行频次,基本上是每两三分钟一趟。从她下车到走出地面已经十几分钟,关键哪一班次都不知道,怎么办呢?重新返回的时候,她看到了地铁分局青岛站派出所的警务室。
“大姐,您不要着急,先坐下,慢慢说”,看着语无伦次,快哭出来的郑女士,值班民警杜军问明情况后,立即向王学强所长汇报。迅速查找视频监控,通知执勤同志协查, 联系物业全线协同寻找,对讲机里,传来王学强所长部署的声音。
看到民警、物业这么给力,郑女士感到非常欣慰,可是地铁车辆众多,确定车厢、寻找失物、联系人员,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民警安抚下,她先回到家中。
“郑大姐,您的文件找到了,请来确认吧”,11月5日下午,寻找20多个小时后,民警通知郑女士,可以过来确认了。
“没想到还能找回来,这速度也超乎我们的想象”,11月6日,领到文件后的郑女士和家人一起,专程来到警务室表示感谢。
“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民警杜军介绍说,其实在当天郑女士报警之前5分钟,他们刚帮一位小姑娘找回手提电脑,用了整整四天时间。
确定车次,寻找车厢,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捡包人,再想方设法与其取得联系。在繁忙的地铁线上,寻找失物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而这些却是民警为市民服务的重要内容。
地铁民警提示,上车之后不要一直玩手机,尤其是下车前几分钟,应该看看自己的行李,检查下物品。丢手提电脑的小姑娘,就是因为看手机,直接下车,忘了物品。
另外,尽量不要在地铁上睡觉,或者在抵达之前定个闹铃,否则一觉醒来已经到站,容易在匆忙中遗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