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自己会“爬”上墙,小猪住进了多层“楼房”……在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畜牧养殖真正成为一项技术活儿。在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田满昌看来,“让养殖变得简单、可靠、环保、高效”是企业使命,更是他和员工们为之奋斗的恒久动力。
“十年前我们学欧美的养殖技术,现在他们在学我们。”田满昌介绍,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规模化畜禽养殖装备研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安装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肉鸡、蛋鸡、生猪等全套自动化养殖设备。目前,公司生产的肉鸡、生猪养殖设备在国内同行业已经占据领先地位。产品出口6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同国内外不少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5年,我们在位于城阳区的女姑山下租了一间小厂房,15年过去了,小企业变成了员工超1600人的大公司,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这其中,人才是我们迎头赶上并实现超越的制胜法宝。”田满昌告诉记者一组数据,自公司成立至2018年,公司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2019年更是完成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130%。“作为畜牧机械企业,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传统制造业如何破题的困境,人才和由其组成的专业研发团队是促成企业升级发展的‘金钥匙’。”据其介绍,目前公司研发团队人员数量在300人左右,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20%,每年研发经费方面投入占总投入三至四成。
“近几年,青岛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关心有目共睹。”田满昌告诉记者,“包括区主要领导的定期走访以及对企业反馈问题的解决,都在方方面面帮我们排除很多干扰。”同时,对于企业只是埋头自己干,在补贴申请、政策扶持、合作交流等方面完全没有经验的问题,政府部门也给予了积极指导。“很多时候都是政府部门主动来联系我们,手把手教我们具体如何操作。现在,我们在这方面步入了正轨,而随着这一渠道打通后,我们同科研院所和单位的技术开发合作日益密切,真正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为满足客户需求,近年来田满昌不仅着眼于养殖设备的设计制造,还将业务范围扩展至风头正酣的物联网产业。“随着养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客户对于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原先使用的国外程序有些“水土不服”,田满昌便带着团队自己设计,“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尝试把数据、内容在平台上进行集成,让客户可看、可对比,同时延伸至管理领域,让管理更高效。”田满昌介绍,今年4月,他们还对物联网平台进行了二次升级,目前,已有70余家企业加入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