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美丽乡村,
古意盎然的亭台小榭,
整齐排列的种植大棚······
走在贫(弱)村的乡间小路,
处处都能看到一步一景的美丽画卷。
五年来,
晨露洒在头巾,乡愁淌在心间。
6个经济薄弱镇、81个省定贫困村、
128个青岛市经济薄弱村
实施了一批特色种养殖、
乡村旅游、光伏等扶贫项目,
在保障贫(弱)村庄脱贫销号的同时,
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五年,村里的美丽蝶变!
“清松,在九曲巷这给我拍个抖音吧!也把咱村的新变化‘抖给’他们(同村务工的伙伴)看看。”
“待会就要和爱人出去打工了,我要多拍些照片和视频炫给我们的同事。你看俺们这个村,哪还像个贫弱村?多美多好看,大家都说俺们村是‘鲤鱼跃龙门’。”
姜清松是二里村的贫困户,在精准扶持下,他和爱人一起在平度的一家水暖安装公司务工,勤奋好学的姜清松现在成了工厂里的业务骨干,涨了薪水。这不,今天又回村帮助公司招几个同乡一起去务工,谈到了村庄的蝶变。
蝶变的村庄古岘镇二里村为青岛市定经济薄弱村,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度融合,二里村正在打造青岛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依托九曲巷、古护城河等打造具有丰富历史印记的青砖灰瓦的千年老街巷。
实现蝶变的不光二里村,平度市共有81个省定贫困村,128个青岛市定经济薄弱村,五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209个贫弱村庄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对症下药拔穷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曾经的贫弱村现在变成了“网红”村,迎来了美丽蝶变。
省定贫困村云山镇赵家庄村新貌
省定贫困村白沙河街道前沙湾新貌
省定贫困村旧店镇潘家屯村新建的幼儿园
青岛市经济薄弱村大泽山镇前吴家村新貌
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最有发言权。据村民介绍,这五年来,村庄路通了,群众出行更方便了;水甜了,群众生活幸福了;电足了,村民致富道路越走路越宽了。村庄的美,每天都吸引路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不时拿起手机拍照留念。拍坑塘、拍街道、拍产业、拍果实,一个个贫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笔直整洁的水泥路,宽敞明亮的活动广场,致富强劲的扶贫产业…….入目便是一幅岁月静好的绝美画面。
南村镇郭家埠后村村支部书记 郭修密
“以前村集体没收入,村里’硬件‘也不行,经常雨天一身泥晴天满头灰,垃圾乱堆放,我们村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硬骨头”也要啃。2018年底,209个贫弱村庄退出贫困序列,群众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脱贫路上“鲤鱼跃龙门”。42个贫弱村庄的蜕变:创新将“五通十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对各村基础设施缺项统一建设,均实现“五通十有”、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总投资8119.3967万元,建设农田水利、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10个;为42个贫弱村建设3353KW光伏电站;帮扶村庄建设种植大棚项目4个。截至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收益508万余元,项目收益率最高达18.3%。
蓼兰镇小王家庄村村民 于建光
“过去说我们村是周边最差的村,如今怎么样?党和国家政策好,精准扶贫真给力,现在集体变富、村庄变强、百姓享福,周边村民都羡慕我们!”
贫(弱)村庄都有了稳定的集体收入。 “2019年我们村里每人纯收入达到了5万元,2015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1800块钱,今年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4万元,现在全村已经脱贫。” 请点击视频查看,云山镇东幸福村里的美丽蝶变——
如今的209个贫弱村庄,一洗过去的尘埃,党员群众热情高涨、两委班子干劲满满、产业发展后劲十足,“鲤鱼跃龙门”式的巨大飞跃使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大大增强。
新风盎然,移步换景,
村庄蝶变,说明一切。
脱贫攻坚,为初心而战,
更是为百姓的幸福美好生活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