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安共建产业园全貌。
安顺市与青岛市因东西部扶贫协作而结缘,从1996年开始,青岛对口帮扶安顺,也开启了帮扶西秀区的序幕。24年来,青岛市帮扶不断深入,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到优势互补、专家互派、产业共建,推动西秀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与西秀区结成对子,双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专班推进,部门乡镇责任落实的常态工作机制,围绕组织领导、资金使用、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六个方面,开展多层次、广领域合作,书写脱贫攻坚的崭新篇章,共同描绘全面小康的同心圆。
创新机制 结对帮扶战贫困
在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集奶牛生态养殖、鲜牛奶生产供应、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现代牧场呈现开来,这个由青岛榕昕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化牧场,成为西秀区奶牛养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填补了该区及安顺市奶牛畜牧业的空白。
而在2000多公里外的青岛农产品营销中心,山药、茭白、茶叶等西秀区生态农特产品摆满货架,通过消费扶贫进入青岛市民家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青岛市和西秀区,两地情缘源远流长,从24年前携手帮扶,到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与西秀区结对,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联系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深入。
2016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与西秀区建立协作机制,双方主要领导密集互访,各级各部门频繁对接,共召开联席会、部门会议达30次以上,开展交流互访1900余人次,在产业合作、社会帮扶、结对帮扶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拓宽了协作领域范围。
结成对子,携手同行。西秀区贫困乡镇与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社区、街道结成对子,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形成强有力的帮扶力量,在产业合作、社会帮扶、资金支持、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更加深化。同时,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东部地区的企业与贫困村、双方社区和村居结对帮扶,为贫困村居脱贫攻坚注入新生力量。
结成对子,两地协作更加深入,西秀区与东部地区分别签订了就业扶贫、产业合作、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协议,深化协作领域。
通力协作,人才在交流中往来。2016年以来,西秀区和青岛市互派党政干部、引入技术干部,形成以干部人才培养和技术帮扶为核心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派出700余名业务人员到青岛医疗机构学习培训;青岛市农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共计200余人在西秀区帮扶,青岛市对西秀区医生、教师400余人开展培训,人才交流推动了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今年,两地合作举办党政干部培训班3期,培训党政干部876人、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686人次;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1期,共计180人次。
支援力度空前。2016年以来,青岛对口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对口援建资金2000余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800余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全饮水等项目100余个,投资7亿余元共建西秀产业园区及贵州榕昕康乐生态休闲观光产业园,党政互访、干部互派、医疗教育帮扶、产业技术指导、结对帮扶、就业等合作达上千人次,受益贫困群众累计5万余人。
青岛市专家到西秀区开展培训指导工作。
在市北区、莱西市对口协作下,西秀区开展产业技术培训。
榕昕奶牛牧场通过牧草种植、就业带动等帮扶形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精准帮扶 协作领域更深入
进入西秀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骨科等科室完善,群众有序就医,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些变化,是青岛市对口支援医疗专家帮扶的结果。2017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西秀区人民医院,第一批“博士帮扶团”来到西秀区人民医院后,用一个月多月时间,该院重症医学科(ICU)正式成立,填补了该院业务空白。
在此之前,西秀区人民医院ICU病房长期以来由于受人力、技术的限制,一直未投入使用,被列为急需重点帮扶的科室之一。帮扶专家陈月华到岗后,受聘为ICU业务主任,在该院院领导及各部门科室的配合下,为ICU病房的规划布局、人员培训、硬件设备配置及学科制度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
西秀区人民医院ICU的成立,成为该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为该院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标志着其临床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斗转星移,一个个具有突破性的科室和学科相继发展,处于安顺市医疗发展的领先地位。今年1月9日,西秀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两例冠脉介入手术,心内科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医院也成为贵州省唯一一家获批第二批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的医院,翻开该院心脏康复发展的新篇章。
2017年以来,根据发展需求,除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少数业务科室外,帮扶范围涉及院办、医教、护理、院感、信息、门急诊部、项目基建部等多个职能科室,先后开设儿童贫血病、妊娠期糖尿病、老年病、麻醉、癌痛等门诊,组织成立关节外科、消化内科、老年病科、血透室等科室,完善了医院科室设置,学科建设不断加强,诊疗领域不断拓展。
新兴学科和科室、新设备的应用,使西秀区人民医院在诸多方面实现零突破,全面提升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让群众就近看病,节省开支。
西秀区人民医院是青岛市帮扶协作的典型。2016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13家医院与西秀区15家医院实现结对,为西秀区带来更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西秀区人民医院共建医联体,帮助西秀区人民医院组建了胃肠外科、ICU、血透室等特色专科以及微创腹部特色专科等临床科室与亚专科,开展5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医疗实现突破发展。2020年9月24日,两院依托5G远程手术的方式,完成了全国也是世界首例5G超远程自主原研手术机器人跨越3000公里辅助腹腔镜手术,成功实施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探索5G技术在外科手术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教育帮扶实现全覆盖,提升教育和教学水平。西秀区中小学与青岛市北区及莱西市的优质学校建立了“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子教育帮扶关系,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
劳务协作出实招,贫困户就业增收。西秀区利用青安共建产业园的阵地优势和东部企业的优势资源,与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驻青岛劳务协作工作站,推动贫困户实现劳务输出和就业转移。2018年以来共计输出贫困劳动力人员300余名,稳岗就业率达85%,特别是2020年,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西秀区输送85名贫困人口赴青岛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岗就业56人;同时开展劳务协作培训11期,培训贫困人口累计525人。工作站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了“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服务模式,帮助西秀区贫困劳动力多渠道稳定就业。
合作共赢 携手共筑小康路
初冬,走进西秀产业园区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处处生产热火朝天。
投资4.2亿元、总面积7万平方米的青安产业园综合中心项目落成,四星级酒店开门迎客,酒店拥有233间客房,酒店公寓式客房120间,6间大型会议场地可同时容纳近千人商谈就餐,提升了西秀产业园区配套服务设施,成为西秀产业园区地标性建筑。
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由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安顺市青安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公司与西秀区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吸引知名公司入驻园区。
熊猫精酿(安顺)酒业有限公司作为引进的企业,生产线轰鸣,快速运行,经过投料、发酵等多道工序后,一罐罐成品下线。
“现在,我们建成精酿啤酒生产线和威士忌生产线,啤酒生产线和威士忌生产线相结合的规模将走在国内前列。”公司负责人陈正说。
熊猫精酿(安顺)酒业有限公司公司一期总投资9600万元,投产后第一年年销售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第二年年销售收入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达到满产30000千升,可实现年产值6.6亿。下一步,该公司将研发金刺梨啤酒,带动西秀区和安顺市金刺梨种植,彻底解决金刺梨深加工问题。
青安共建产业园内,熊猫精酿啤酒有限公司投产。
“以建设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为抓手,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互惠共赢模式,提升合作质量,全力助推西秀区高质量发展。”安顺西秀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朱忠伟说。
不仅是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与西秀区的产业合作越来越多,农业、工业、旅游等领域全面开花,引进8家企业,2020年引导企业实际投资额3.5亿元,已建成扶贫车间5个,吸纳就业35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7人。安顺西秀区双堡镇,青岛榕昕集团带来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填补了安顺奶牛畜牧业的空白。
产业深度合作,共赢发展谱新篇。青岛市与西秀区的产业合作越来越多,共建西秀区产业园,引进8家企业,2020年投资额3.5亿元。强化旅游合作,对青岛赴西秀区旅游的市民,各旅游景区给予门票免费、温泉景区门票五折优惠。
消费扶贫精准对接,生态农产品实现直供。针对东部市场建立青岛直供基地,推出茶叶、刘官大米、金刺梨饮品,果酒,蔬菜等一批高品质、无公害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贵州绿野芳田、西秀秀茶等优质区域性品牌平台统一销往东部地区,实现西秀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上了东部餐桌,带动了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
情谊在协作中凝结,成就在奋斗中展现。在市北区、莱西市的倾情协作下,西秀区全面发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18年,西秀区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2019年底,西秀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崭新局面。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与西秀区,共筑同心圆,携手书写脱贫攻坚的精彩一页,谱写出全面小康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