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时间轴延至半年,百余所小学“组团”参赛,视频海选优中选优,探海英雄现身决赛……12月19日,“海洋梦 青春行——我是海洋代言人”青岛市小学生海洋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明星大厅举行。市关工委课外教育指导团执行团长郭淑瑾、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室副主任吴东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宫华、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张坤杰、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处长张蓬、青岛水族馆馆长齐继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董汉民等出席活动。来自全市10区市的20名小选手晋级决赛,在现场进行激烈角逐后,“十佳讲解员”、“优秀讲解员”、“最佳组织单位”等奖项依次决出。
线上线下次第“开锣”
本届大赛由青岛市科协、青岛市教育局和青岛出版集团联合主办,青岛水族馆、青岛海洋科普联盟、青岛市科普场馆协会承办,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大赛承办方介绍,今年7月启动初赛以来,筹办单位依据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及时调整思路,创新引入线上线下同步展开、无缝衔接的办赛方式。
承办方与教育部门联动,在全市10区市广泛动员,上百家小学报名参赛,通过网络积极报送青少年参赛视频。经过初筛,筹备组评选出103人晋级复赛。11月中旬,青岛水族馆组织涉海领域科学家、博物馆科普专家及电视台主持人组成专家评审团,对选手参赛视频进行综合评定打分,20名表现优异的小选手进入决赛。
“探海英雄”现身决赛
中国拥有多少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世界海洋日是哪一天,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始于哪个朝代……相较于以往,本届大赛决赛题库中,涉及海洋地理、海洋科技、海洋国土等领域知识的题目比重明显提升。“海洋科普不仅限于海洋科学知识的普及,还应包括海洋文化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弘扬以及海洋观的大力宣传。”青岛水族馆工作人员介绍,在大赛题库设置过程中,科普专家们注重将海洋意识教育和海洋国土教育融入海洋科普宣传,通过调整题目结构,引导青少年关心海洋、亲近海洋、热爱海洋,树立正确的海洋观。
在决赛现场,20名来自10区市的小选手依次进行30秒自我介绍、海洋生物知识讲解及知识问答,综合考察小选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在决赛评委席中,一个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他就是讲解大赛的“老朋友”——中国科协全国海洋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
“一线涉海科学家是前沿海洋科学知识的源头,也是海洋科普的重要力量。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以科普直播、科普活动和科普赛事为纽带,引领海洋科研和学术力量投身海洋科普传播,加速了科技成果走向基层大众,促进海洋科技与市民生活、与社会深度交融。作为第一位既乘坐过“蛟龙”号也乘坐过“深海勇士”号两艘国产载人深潜器下潜深海的科学家,李新正还是一名海洋生物学科普“积极分子”。在现场,他和其他评委一起对决赛选手进行综合评定,并在点评环节对本次大赛组织和选手整体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选手同台歌唱大海
据介绍,本届决赛增设“彩蛋”环节,在比赛接近尾声之时,20名小选手走上舞台,用童声深情合唱《大海啊,故乡》,啦啦队喝彩声此起彼伏,热烈的掌声响彻现场,决赛氛围到达最高点。“在参加比赛的6个月时间里,我不断地充实海洋科学知识,学习做参赛PPT,还结识了很多同样热爱海洋的小伙伴。”一名小选手表示,通过大赛他不光充分地锻炼了自己,更放飞了海洋科学的梦想。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在致辞中表示,为了给孩子们参与海洋科普搭建桥梁,拓宽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渠道,促进海洋科技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有效衔接,储备经略海洋的高素质后备军,多部门联手举办了本次大赛。相信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将有效撬动各方力量加入科普队伍,开放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海洋科普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为我市创新发展夯实科技支撑和群众基础,为青岛市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添蓝色动力,贡献蓝色力量。
新闻延伸
规格提升辐射延伸
讲解大赛唱响品牌
自2017年开始,小学生海洋科普讲解大赛已经连续举办4届,是有关部门和单位携手持续培育的科普品牌赛事,参赛规模、传播辐射和社会影响力均呈逐年扩大之势。以大赛为纽带桥梁,为小学生学习海洋科普知识、全面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舞台,在青少年及市民中掀起了认识了解海洋的热潮,在社会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科学文化,为我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厚植公民科学素质沃土。
新闻链接 相关奖项依次决出
“十佳讲解员”:卢妍辰、丁奕菲、左婧一、王婧瑶、傅秋实、姜馨濠、张贺、刘隆昌、张智慧、张恩乔
“优秀讲解员”:韩李赟熙、房睿熙、仪腾岳、马紫菡、王䶮晨、王姝文、王若婷、左栩锐、焦紫涵、杨作为
“优秀组织单位”: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文登路小学、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