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班第一周,十四五翻开新篇,高新区再度成为全市焦点。
担当作为,走在前列。新年上班的第一天,王清宪书记来到位于高新区的康复大学调研。这一天我们才知道,原来昼夜奋战的康复大学,不光施工全面展开,现场已取得突破进展:
宿舍楼、校医院、学生活动中心、能源中心等七栋主体工程封顶,20余栋建筑进入地面以上施工,所有项目力争今年全部竣工。
投资约60亿元的国字号大学,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一流标准大学,将带动青岛高新区的蓝色医药、康养事业、智能制造等相关链条发展,更直接的利好是,带来高水平的附属医院、以及大量科技人才、创业人员。
按照规划,新校区有本科生5000人(含留学生1100人),研究生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500人(含留学生180人)、博士研究生2500人(含留学生180人)。
目前康复大学已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按照山东的重视程度、青岛的效率速度,预计很快就会招收本科。
专家学者、教师职工、后勤服务,一万名中外学生的大校区,将带活周边的服务与消费,直接助力青岛高新区西片区的崛起。
而在康复大学、市民健身中心附近,新年后的两则重磅消息,引发众多岛城市民关注和热议:
467亩地、合计起拍价24亿余元的土地上市。根据出让要求,如果不出意外,大概率会被红岛国际会展中心所在的国信拿走。
另外,1月份出让计划显示,位于利群商业综合体规划位置的土地即将拍卖。结合此前青岛高新区管委领导的公开表述,利群商业综合体预计将于春节之后正式开工。
高新区东部片区属于中小学、幼儿园的优质区域集中地,人口和设施配套比较成熟,商场、农贸市场、五星级酒店到位,随着中欧国际城初中完工、银海学校初中部动工、金茂览秀城2023年启用,将日渐宜居和繁荣。
中西部片区有市民健康中心、高铁红岛站、康复大学附属医院等大项目,鲁商中心、首创等大型商场今年完工,不过人口相对较少。
而随着地铁8号线的开通,以及青岛会展业的重心向红岛转移,这一片区的居民将在两三年内出现暴增。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对接地铁和高铁,青岛高新区规划了“三横八纵”的公交专用道。
“三横”是田海路、火炬路、经二路,“八纵”是规划六号线、龙海路、安和路、景和路、纵二路、聚贤桥路、华贯路、华东路,届时可实现区域与轨道站点的快速衔接。
在产业方面,医疗医药产业率先传来好消息:
青岛普瑞森医药科技研发的三款血液透析产品成功上市,并接到来自上海、山东等地的多家医疗机构的订单。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徐绍史一行来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园调研,海尔生物正在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从全市十四五规划来看,13条产业链中,青岛高新区已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和高端制造高地,医养健康最具潜力之地,会展服务新兴提升之地。
新年至今只有8天的时间,而从这八天的情况来看,青岛高新区做出“开好局、起好步“的高新典范:
迎来土地拍卖盛典,财政收入有更好的保障;康复大学的顺利推进,人才、人口将大批次到来;在2020年发展速度一路领先的基础上,产业迎来迅猛发展。
(青岛市文旅自媒体联盟会长 邵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