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十三五”时期全省各级财政共支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6万个、总投资315亿元,形成扶贫资产233亿元,累计实现扶贫收益32.7亿元,为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搭建扶贫资产管理框架
山东先后制定出台了《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并在2020年出台了《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完善扶贫资产“四权分置”管理机制。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扶贫资产管理水平
针对扶贫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各地积极围绕资金管理、资产运营、后续管护等问题,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创新发展路径,稳定扶贫资产收益
围绕实现扶贫资产收益最大化、提升稳定性,全省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资产收益扶贫路径,全力推动扶贫资产提质增效。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
为健全完善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全省各地着力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多种运营方式,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