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决策部署,中德生态园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模拟审批、预验收等审批方式,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保障项目“快审批、快开工、早投产”。
前不久,位于中德生态园的清原创新中心项目正式验收完毕并投产运营。该项目是青岛市生物医药重点项目,由青岛清原农冠投资建设,总投资4.5亿元,建筑规模近6.4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除草剂研发中心,主要用于除草制剂、基因编辑育种的研发与生产。这个创新中心的启用终于结束了企业环胶州湾两岸三地办公的历史。
清原农冠 政府事务经理陈爽说:“之前是在青岛高新区、中德生态园等地都有研发场地,中间沟通因为距离上不太方便,我们非常迫切需要在中德生态园的这个创新中心。启用后,我们的研发人员都汇集到这个研发中心里面,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
该项目于2019年5月6日取得土地证,企业迫切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施工许可证,尽快开工。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提是其他各项审批手续全部走完。
为此,中德生态园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从项目招商、签约即开始全程服务,充分利用土地出让前期手续办理时段,提前做好各项模拟审批服务。企业取得土地证两天就办理完成施工许可证,在开工之前几乎是零等待。
中德生态园生态规划建设部建设审批办主任李磊表示:“我们采用技术审查的方式,就是项目单位提报技术审查方案,我们在这之前出具技术审查意见,这样的话我们在办理正式手续之前,几乎把所有的项目的审批都已经模拟一遍,到了正式取得土地证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模拟审批意见换发为正式的审批意见。”
清原农冠政府事务经理陈爽说:“提前审核,提前介入,等我们把剩余的材料补齐全,当天就办证,我们立马就建设。”
项目开工后,如何保障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中德生态园加强现场建设指导,组织现场“预验收”,推进验收工作提前完成。
中德生态园生态规划建设部建设审批办主任李磊说:“我们通过提前赴现场召开现场会,包括提前预审验收资料的方式,只要项目方具备条件,我们提前进行预验收,然后在正式具备验收条件之前,把各项专项验收都已经提前搞完了,这样大大减少了验收时间。”
下一步,中德生态园将按照全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审批事项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中心任务,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加大网上审批力度,探索实施电子施工许可证照制度,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口办理,为项目落地投产做好服务保障。
中德生态园生态规划建设部建设审批办主任李磊介绍:“全过程全方位的加大代办和帮办服务的力度,为企业减轻负担,审批时间我们计划较法定时间压缩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