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也是春寒与春暖的分界。春分一直是中国很重要的节气。桃花妖冶、玉兰无尘、草长莺飞、万物发长……春分也撩拨着文人墨客最为敏感的神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3月20日,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毛家山的齐鲁之间生活村里,举办了一场“春山行吟”春分吟诵茶会。
“每到春天,我愿意敞开心,邀你和阳光一起走进来。哪怕我们从未相识,每到春天,我都会重新发芽,万物带着我一起生长。”诗歌爱好者们齐聚在农家小院,花满枝头的玉兰树下,大家品茶、吟诗作对,一起感受春天,探寻着生命的美好。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教授孙娈是一名诗歌爱好者,让她感触颇多的是,这首《每到春天》写于2015年的春分,时隔6年,再次吟诵,依然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我感觉在这美好的春天,在这一个特殊的阴阳平衡的春分,我们在毛家山村,在这美丽的“齐鲁之间”(生活村)的玉兰花树下,我们一起来朗诵诗词,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向春天献礼,歌颂我们美好的春天,我们美好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就像我们刚才朗诵诗歌的时候说到的,美好,此时此刻正在发生。”孙娈说。
《兰花赋》《我喜欢你是寂静无声》《春晓》《不负春光》……本次诗会,不局限于诗歌,有原创、有经典、还有即兴发挥,活动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大家用各自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感悟。作为本次诗会的“彩蛋”部分,诗会还邀请到了一位特别“嘉宾”,村子里105岁的老奶奶,今天也正是她的生日,在这样的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本次诗会最小的参与者为老奶奶送上鲜花的那一刻,就是一幅最美的画卷,5岁与105岁的同框,演绎出当天最美的生命之歌。
在这个春天,不妨泡一杯香茗,捧一卷诗词,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笔下的春分节气。窗外,枝头已是繁花盛开,这个春天,一切美好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