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胶味领鲜”助推产业发展——里岔黑猪等品牌推介专场”活动,在山东省胶州市举办。来自新华社、农民日报等媒体单位的17位媒体记者,以及快手、抖音等平台的8位“网红”“大伽”等参加活动。活动聚焦胶州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里岔黑猪等品牌农产品为重点,进行了专题推介。活动旨在整合胶州市各种优质特色农业资源,构建价值清晰、形象鲜明、资源整合的胶州农产品品牌,推动更多胶州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据了解,胶州近年来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和打造了一大批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导的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前,胶州拥有各类农产品品牌136个,其中,国家级品牌8个、省级品牌21个、青岛市级品牌33个、胶州市级品牌74个。以胶州红辣椒、胶州马铃薯、里岔黑猪和胶州大白菜为代表的“红黄黑白”四大特色优势品牌逐步转变为特色优势产业并享誉全国。近几年,里岔黑猪保种选育和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全市共发展国家级保种场1处,省级原种场1处,市级种猪场1处,扩繁场5处,里岔黑猪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先后荣获“青岛市十大名特优农产品”、“岛城市民最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荣誉称号。
在胶州品牌农产品中,里岔黑猪因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素有“南太湖、北里岔”之称,是我国的一个优良地方猪种。毛色全黑,体型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长,背腰平直,腹不下垂,四肢粗壮,肌肉发育较好,臀部较丰满。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体长多肋、肉质鲜嫩、胸腰椎多1-个的独特性状,是我国唯一、世界第二个有多肋性状的猪种,被誉为“国宝”。里岔黑猪的饲养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种系源于商周时期的沂山野猪,后与胶河流域的地方猪种逐渐融合而成。1983年,里岔黑猪被列入山东省家畜品种志,1985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地方猪种,并列为国家一类畜种资源重点保护; 2000年8月,农业部第130号公告,里岔黑猪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地方猪种被列为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2021年1月13日,农业部发布最新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里岔黑猪位列其中。
自2006年以来,青岛和胶州两级政府高度重视里岔黑猪的保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每年都拨付一定的保种经费用于里岔黑猪的保种选育。原胶州市畜牧兽医局专门成立了里岔黑猪研究开发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开展全市里岔黑猪保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制定年度育种方案并监督实施,确保里岔黑猪保种选育提高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市共发展有2处保种场、1处种畜禽场和5处扩繁场。2处保种场分别是取得国家级保种场资质的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和取得省一级种猪场资质的胶州市茂华里岔黑猪良种场;1处种畜禽场是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截止2020年底,胶州市共存养里岔黑猪120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1100头。
为持续擦亮里岔黑猪品牌,胶州在生产、屠宰、销售环节中实行“四统一”和“四定原则”标准。“四统一”为“统一养殖方式、统一饲料标准、统一销售形式、统一产品包装”,“四定原则”为“定点饲养、定点屠宰、定点销售、定时撤柜”,里岔黑猪优良的特性加上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使里岔黑猪成为“猪中贵族、肉中极品”。在养殖环节,全面推广“发酵床+运动场”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饲料以玉米、豆饼配以青绿饲料为主,不加任何添加剂,生长期10-12个月,让猪自然生长,恢复猪的原生态,确保了里岔黑猪肉绿色健康。在屠宰环节,全面推广规范化屠宰,里岔黑猪肉切面有特殊芳香气味,具有明显的大理石纹,口感酥嫩,鲜美多汁,低胆固醇、高钙、高胶原蛋白、高肌间蛋白,富含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堪称顶级生态健康食品,具有补钙健体、美容养颜等功能,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在销售方面,采取专卖店+会员制营销模式,目前,在胶州、青岛、济南、淄博等地设立了多处专卖店,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科技苑》以“让猪慢慢长”为题、《致富经》以“里岔黑猪一公斤猪肉卖80元的秘密”为题,对里岔黑猪进行了宣传报道,里岔黑猪品牌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并且有力的带动了全市里岔黑猪的迅猛发展。
据了解,目前里岔黑猪窝均产仔13头,平均成活率高达95%,高于国内规模化养殖场窝均产仔11头,平均成活率90%的行业水平,其养殖效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在,规模化、规范化、无污染、可循环已经成为了里岔黑猪养殖的关键词,不断扩大的养殖规模也保证了里岔黑猪能够抵御猪周期的变动,提高抗风险能力,使养殖业真正成为带领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