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市扶贫协作办全体党员在党组书记、主任窦宗君带领下,到平度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全体人员首先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扶贫农创体现场进行观摩调研。崔家集扶贫农创体是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当地土地资源禀赋,于2016年,经多方论证,整合6个经济薄弱村扶贫资金540万元在崔家集镇前洼村建设的“蔬菜扶贫农创体”,是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作为,探索出的一条“一个引擎、六个带动”的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之路。在扶贫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农创体园区大棚数量从当初的36个发展到目前1800个,面积11000多亩,产量8000万斤,产值6亿元,辐射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些“载体”造血功能明显,在巩固脱贫成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典范。
观摩调研后,全体人员来到了田庄镇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在清明到来前夕,大家一起瞻仰凭吊了刘谦初烈士雕像,认真聆听了刘谦初烈士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从他短暂而辉煌的革命人生中回顾了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
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坐落于平度市田庄镇东刘庄村,这里是刘谦初烈士的故乡。红色文化园占地6600平米,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集红色教育、文化体验、田园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刘谦初(1897~1931) 原名刘德元,山东平度人。1913年入平度南关知务中学读书,任学校青年会干事。1916年初,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加入中华革命军,参加讨袁斗争,被校方视为“敌党”开除学籍。1918年夏,考入济南齐鲁大学文预科学习。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预科结业后,因参加征文获奖,被保送北京燕京大学深造。在校期间,刻苦学习马克思著作,秘密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的领导。1923年参与组织燕大文学会,任《燕大周刊》副主编。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为燕大学生运动的主要负责人。1926年底参加北伐军,任十一军政治部刊物《血路》周刊副主编。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被分配到中共江苏省委工作。1928年夏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29年2月被党中央调到山东工作。到济南后,以齐鲁大学助教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4月重新组建中共山东省委,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7月,省委机关又遭破坏,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并以惊人的毅力,在阴暗的光线下,翻译了《反杜林论》。组织狱中同志学习马列著作,把“监狱当学校,法庭变讲坛”。参与领导绝食、越狱斗争,并运用巧妙秘密的方式写信给党中央和省委,汇报狱中斗争情况。l931年4月5日,与邓恩铭等21人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年仅34岁。
刘谦初烈士英勇奋斗的生平,如同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向大家展映着革命斗争年代,我们党荜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先烈壮怀激烈的革命人生,忠贞不移的革命斗志,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好好重温党的辉煌历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继承革命先辈高尚品格,发扬我党优良作风,立足本职,勇担使命,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严格的标准投入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