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疫情影响的2020年后,中国城市群开始更加注重医疗实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涉及到各领域医疗技术创新,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左右城市医疗实力的层级。“推动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发展”,这是率先谋动的青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锚定的医疗创新的“城市策”。
大势之下,青岛在今年的4月17日,也迎来了属于这座城市的医疗专业盛会:“高清视界·筑梦未来”ICL中国上市15周年大会,在青岛顺利召开。会上集中发布了来自山东、北京、上海、东北、浙江、河北等知名眼科专家、学者的一线实践数据及研究成果,并就眼内屈光手术发展趋势、临床热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专家学者们在论坛的“辉煌见证”、“热点传递”、“秀出睛彩”、“病例精粹”和“辩论赛”五大板块的过程中,带来了ICL历史及长期安全性、ICL低中度数临床数据、眼内晶体材质重要性、散光重要性、ICL术后稳定性的临床感受等精彩演讲。
近视手术为什么选择ICL?
众所周知,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较高的省。因此山东各医院及眼科专家、学者对于屈光手术的学术及临床的整体提升更为重视。此次会议落地青岛举办,通过集聚山东以及全国多名一线专家“华山论剑”,共同揭秘近视手术背后的那些事儿!
当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已被普遍接受,其中主流手术方式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和角膜屈光手术,而ICL凭借因其可逆性和适应症广等优点,选择ICL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会上,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从2006年上市至今,ICL在中国也走过了15个年头,随着人们观念更新和技术进步,ICL手术已经成为屈光手术非常重要的方案之一。而ICL快速迭代离不开STAAR公司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广大的眼科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的参与。”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立军院长也表示,ICL一开始是作为屈光手术的备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ICL已经走到一线走到前台,成为很多病人屈光手术的首选方式。
接受ICL的术后安全性如何?专家权威解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人数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且呈现出发病年龄小、发病率高、近视度数深的特点。故现在近视矫正手术也是众多近视者解决近视的选择,如今,每年通过手术进行矫正的人数持续在递增着。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沈晔教授 ,是国内第一例ICL手术医生,在谈及该手术的演变史时表示,ICL是一个不一样的屈光手术,手术的原理是一个加法,是一个可折叠的人工晶体植入到近视眼的后房, 15年,可以说感受到ICL之路是一条成功之路,ICL之路也是中国屈光手术专家成长之路,大家都可以从最早比较担忧安全性到现在达成广泛的共识,国内的屈光手术规范化也在不断的完善,它的发展过程应该说为我们的屈光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沈晔继续补充说道:“首例植入是在1996年,而从2000年1月开始,我们使用的是ICL的V4晶体,并在2005年做了497例患者,我们记录了临床数据后,发现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也很好,对眼睛没有明显的影响。”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赵少贞教授则指出,ICL手术经2006年底国家批准后一路发展过来,有将近一半的患者选择ICL手术矫正他们的近视。据患者术后两年的统计,眼睛各项指标的变化均较为稳定。
ICL术后”售后”管理如何保障?
众所周知,医疗医药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医疗技术创新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屈光手术洪流中的一员,ICL手术的发展又经历了哪些历史性的突破?
开展ICL手术超过10年的专家张浩润院长介绍称,ICL除了表现非常优秀外,轻资本运营、团队的配合和患教沟通、术后随访也是很重要的。
张浩润院长说,ICL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去重金购进设备,只需一台显微镜和常规的检查设备就可以进行手术,并且它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张浩润院长认为,所有技术的开展都需要团队,ICL的管理是严格的管理,从术前严格的检查,到手术的精细操作,到术后严密的随访需要一个团队的建设,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团队是关键的因素。
其次,他表示ICL手术非常简单,没有什么技巧,有白内障手术技巧的医生看一眼就会,但是作为ICL来讲是要求非常高的一个技术,因为我们是在年轻人眼睛上做手术,我们要让ICL真正达到微创,首先从手术切口上,哪个切口最舒服,引起的散光最小,就应该在哪个地方切口,这就是手术切口。
针对ICL患者全流程管理,青岛新视界眼科医院的范文瑾院长称,全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每一环都是缺一不可的。
屈光手术如何释放“新势能”?EVO ICL让你秀出睛彩
根据国盛证券研报,国内目前屈光手术量约为150万例/年,按7亿近视人群计算,年屈光手术比例约为0.21%。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屈光手术的普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ICL不可缺少的材料Collamer(胶原聚合物)是STAAR Surgical公司的专利晶体材料,已有近30年发展历史。
张立军院长介绍称,Collamer是由一种和人眼自身晶体功能相似的材料制成,就像一个丝绸、手绢一样,植入和取出非常方便。其次,晶体还有防紫外线、眼内组织相容性好的功能,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植入后不会与身体产生排异反应,本人无法察觉它的存在,更不会有异物感。
目前在中国市场应用的是EVO ICL植入术,各大研究结果均显示该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预测性良好的手术方式,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术后效果。
最后,以“EVO ICL 在未来会成为主流屈光手术吗?”为主题的沙龙探讨环节,来自各方医院的青年医生们展开精彩论述。张浩润院长说道,有主流就有支流,因此在屈光手术百花齐放的时代不存在主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们应该百花齐放、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屈光手术的质量提高一个档次。
医疗关乎人民福祉。对于披荆斩棘十五年的ICL而言,通过本次青岛盛会的精彩展现与资源互动,无疑将助推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更好的融合发展,也相信ICL的未来会给更多中国城市医疗板块的发展,带来更好的赋能。
【相关链接】
什么是ICL?
ICL来自瑞士,英文全称为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可植入式人工晶体)。与激光和其他切削眼角膜组织的手术不同,ICL不切削角膜,通过微创手术将ICL晶体植入眼内,对角膜无损伤,矫正之后视力更清晰。对于角膜厚度不够无法进行激光矫正的近视患者,ICL手术为其提供了近视矫正的新方式——将晶体植入眼内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