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阵阵,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果蔬合作社里,一串串如“红色珍珠”般的樱桃西红柿挂满了枝头。据棚主刘娜介绍,现在正是樱桃西红柿盛果期,日交易樱桃西红柿250公斤,一个棚年收入可达20万元。在前洼村,像刘娜这样的大棚还有320座,一座座西红柿大棚像一座座聚宝盆引领群众走向了致富的道路。前洼村党支部书记鞠炳锦告诉记者,前洼村党支部领办的前洼果蔬合作社年产樱桃西红柿60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200多万元。
昔日的前洼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群众增收无门,人均年收入不到9000元,是全镇出了名的“老大难村”,如何发展优势产业促农增收?“俺村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土壤结构及气候条件。这一带土质较黏,属于盐碱性土壤,水质咸,浇灌出来的果子口感好,甜度高,有回香,吃不出带皮的感觉。” 鞠炳锦说,前洼村因势流转村庄土地成立前洼果蔬合作社用于发展樱桃西红柿。除了水土,前洼村还探索独特的樱桃西红柿种植方式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以叫响品牌。
“我们把玉米秸秆粉碎后混合到土里,用来种植樱桃西红柿,种植过程中使用的都是牛粪、猪粪、鸡粪等有机肥。”果农吴仁杰介绍。樱桃西红柿生产过程中,当地大力完善樱桃西红柿质量安全制度,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防虫网和黄板杀虫技术、植物声频控制等技术,保持生产的活力,提高产品质量。经权威部门检测,其维生素C、番茄红素、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比均超出规范规定值的20%以上,总酸低于规范规定值30%。
“这里的樱桃西红柿名气大、品质好,抢不到货,不管产多少都不够卖,我每天收购3500公斤樱桃西红柿,根本就不愁销路,每年采摘期间都来预订。”干了10多年水果经纪人的吴克财说。
前洼村樱桃西红柿品牌打响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西红柿种植,既有效推动了全镇土地流转和镇村资产盘活,又为村集体增收开拓了新的路径。前洼村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起集体产权的西红柿设施大棚,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集体收益,实现每年村集体增收4.6万元。
4月9日中午12点30分,正值午饭时间,提着一袋包子的棚主张继亮跟记者说:“刚去餐馆买饭居然排了半个小时队,现在采摘圣女果正需要人手,一个餐馆需要解决200多人的午饭呢。”
果蔬产业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务工,部分村民看准商机,在村中开起了快餐馆和小超市,前洼村开始规划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经济链。
在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前洼村将打造果蔬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观光体验、农家乐、交易物流、电子商务等多态并存的农创示范体,延伸西红柿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西红柿产业“红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