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分布式服务站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揭牌。据悉,该服务站将借助高校科技力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为新区实现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力量。
“分布式服务站就是一种政府搭台,农户或者产业提问,高校专家来答题的服务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王珏介绍,分布式服务站的建立,将积极推动校地共建,实现高校对地方、高校对产业和高校对农户服务的三种模式。
据了解,分布式服务站是科技部、教育部委托青岛农业大学在全国各地开设的校地合作新模式,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目前,全国只有39所高校建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得到了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授权。
作为此次服务站挂牌地,张家楼街道闫家官庄将依托服务站,积极探索,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劳务合作社。张家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闫家官庄网格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明静介绍说:“这一次,科技部、教育部和青岛农业大学分布式服务站的强力加入,必将为我们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模式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