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体教融合”结硕果,一跃而过15年!青岛68中学生姜升一创造跳高新纪录

0
分享至

在近日结束的2021年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青岛68中高三学生姜升一在男子跳高比赛中跳出2.1米的成绩,让尘封15年的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跳高纪录“长”了1厘米。

姜升一打破跳高纪录如此令人惊喜,这和我市中学生运动会纪录难破有很大关系。据了解,“躺在”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上的纪录有的已有30多年。比如1990年创下的三级跳纪录至今无人打破,1987年女子跳远运动会6.05米的纪录已保持了34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训练场地不足和学生参与度减少等有一定的关系。

刷新尘封15年跳高纪录

据悉,本届运动会分为8个组别,包括普通高中男、女组、职高(职专)男、女组、初中男、女组、体校男、女组,共有来自青岛各个区市的58个单位的近1300名运动员参赛。令人惊喜的是,青岛68中的姜升一在跳高比赛中跳出了2.1米的好成绩,打破了2.09米的全市中学生跳高纪录。此前,这个纪录已经保持了15年。

得益于“体教融合”模式

记者采访获悉,正是青岛市近年来大力推行“体教融合”模式,让姜升一作为普高生在竞技体育方面受益匪浅,这也是他能够打破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跳高纪录的重要原因。2019年出台的《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市教育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青岛市体育局与青岛市教育局共同出台的《关于体育教练员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对于破解岛城中小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不足的难题很有帮助。

据了解,姜升一的父亲曾是一名跳高运动员,受父亲影响,姜升一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练习跳高。2015年暑假他通过青岛市体校的试训后,师从郑启教练开始接受跳高专业训练。与很多体校学生不同的是,姜升一从上初中开始就选择了“走训”模式。

此番参加2021年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之前,姜升一在测试赛中跳出过2.1米的成绩,因此他对打破2.09米的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跳高纪录很有信心。5月6日,姜升一轻松跃过了2.1米的高度,刷新了尘封15年的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跳高纪录。

郑启作为青岛市体校跳高教练,一直对“走训”的姜升一给予了悉心调教。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青岛体校采取了封校措施,为了解决姜升一无法到市体校训练的难题,郑启就到弟子就读的青岛68中现场施教,从而让他在疫情下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这为一年之后姜升一打破尘封15年的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跳高纪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话

天赋条件再好   不努力也是零

姜升一作为一位普高生,是如何在竞技体育方面成为新纪录的创造者的?为此观海新闻记者专访了这名跳高小将,听他讲述自己的“跳高之旅”。   记者:与足球、篮球相比,跳高这样的田径项目还是挺枯燥的,你是怎么喜欢上跳高的?   姜升一:我父亲年轻时曾是一名跳高运动员,在他的影响下,我对体育尤其是跳高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小学四年级时,我开始接触跳高,刚开始就是带着玩的心情去练习,但是父亲告诉我,“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之后,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了“跳高之旅”。   记者:接受专业训练后,你到市体校“走训”至今6年时间,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下来的?   姜升一:2015年小学毕业,我通过了市体校的选拔,开始接受跳高专业训练,郑启教练将我带进真正的跳高世界。进入初中后,我没有放弃体育,一直坚持学习和体育并举,尽量不让学习落下的同时,也保证体育训练的进行。初中3年是我觉得最累的时候,早上去学校上课,在学校吃完午饭后回家换衣服再去市体校训练。因为学校离市体校比较远,中途我需要换乘公交车,车程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记者:有想过自己会打破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尘封15年的跳高纪录吗?   姜升一: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系统的训练,在2020年的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只跳出2.05米的成绩,当时我对自己这个成绩并不满意。后来我回到了市体校跟随教练重新开始了系统训练。在2020年年底终于跳过了2.1米的高度,这坚定了我打破市运会纪录的信心,最终我如愿以偿。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能打破纪录是因为天赋好、条件好,但我想说的是,即使天赋条件再好,不努力也是零。

揭秘

田径纪录缘何难破?

据了解,“躺在”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上的纪录有的已有30多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训练场地不足和学生参与度减少有一定关系,而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之前不允许青岛体校的专业运动员参赛也是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一些中学生田径项目纪录是之前的专业运动员创造的,如今很难打破。今年,青岛市体校首次组队参加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这支代表了青岛学生圈里体育最高水平的队伍之前因为隶属体育局管理,并没有参加该项赛事,因而也未能为打破纪录做出贡献。此次运动会上打破纪录的学生姜升一平时就是在体校参加训练的。

此外,近年来田径项目受冷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和不少高中在招收体育特长生时给田径项目的名额“稀缺”有很大关系,毕竟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初衷是增强体质,然而在现行学校硬件条件配置以及考试指挥棒等软件条件影响下,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成为招生人数众多的足球后备人才。校园体育中“铁杆”田径人口的减少,使得中学生运动会纪录难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存在。

来源:观海新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宣布,一旦开战,就打击中国本土,中国:海军舰队驶入日本海

日本宣布,一旦开战,就打击中国本土,中国:海军舰队驶入日本海

快快心心
2023-09-25 23:48:52
艾达王被电锯男处决场景:四肢抽搐 引网友热议

艾达王被电锯男处决场景:四肢抽搐 引网友热议

游民星空
2023-09-25 17:14:12
35岁杨幂官宣喜讯!她终于找到归宿了…… 近日,知...

35岁杨幂官宣喜讯!她终于找到归宿了…… 近日,知...

圈里八卦圈外香
2023-09-25 21:05:09
退休后惨痛教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再有钱有闲,也别请客吃饭

退休后惨痛教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再有钱有闲,也别请客吃饭

蝉吟槐蕊
2023-09-25 21:54:11
这个世界上最赖皮的两个企业!

这个世界上最赖皮的两个企业!

栋栋美食记
2023-09-25 07:15:38
让上百万男人上瘾!夏天最疯狂的“明星捞金”,终于消停了

让上百万男人上瘾!夏天最疯狂的“明星捞金”,终于消停了

金错刀
2023-09-25 12:29:38
美国正式承认库克群岛和纽埃为主权和独立国家,将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正式承认库克群岛和纽埃为主权和独立国家,将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界面新闻
2023-09-26 08:54:25
忙不过来!选妃多达 146名,母女通吃,粪坑藏百万赃款

忙不过来!选妃多达 146名,母女通吃,粪坑藏百万赃款

安妮Emotiong
2023-09-19 10:30:21
这脑回路,玉皇大帝来了都得敬个礼

这脑回路,玉皇大帝来了都得敬个礼

相声段子超市
2023-09-06 07:55:20
陕西农村惊现“巨型黑鸡”,高1米将狗打伤,专家蹲守拍下真面目

陕西农村惊现“巨型黑鸡”,高1米将狗打伤,专家蹲守拍下真面目

社会奇闻君
2023-09-25 19:45:03
央视转播亚运会王者荣耀半决赛,电竞赛事04年来首次登上央视

央视转播亚运会王者荣耀半决赛,电竞赛事04年来首次登上央视

新潮流
2023-09-25 20:23:04
深圳一学校家委会发现配餐大量冻品食材,涉事公司:太偏激了

深圳一学校家委会发现配餐大量冻品食材,涉事公司:太偏激了

齐鲁壹点
2023-09-26 12:31:21
突发!莫斯科全境警报,12枚导弹60架无人机空袭,俄罗斯拦不住!

突发!莫斯科全境警报,12枚导弹60架无人机空袭,俄罗斯拦不住!

军姿等待
2023-09-26 09:44:41
男子工地强行与女工友发生性关系,随后给女工友发红包

男子工地强行与女工友发生性关系,随后给女工友发红包

扶苏聊历史
2023-09-25 15:43:11
霍启刚:感谢工作人员相助找回遗失手机 谢谢亚运团队的真诚专业

霍启刚:感谢工作人员相助找回遗失手机 谢谢亚运团队的真诚专业

直播吧
2023-09-26 12:25:18
A股:有点不对劲!给所有股民提个醒,今天周二或将迎来变盘

A股:有点不对劲!给所有股民提个醒,今天周二或将迎来变盘

深情柠檬
2023-09-26 03:45:03
原生应用全面启动!华为宣布全新鸿蒙将发:取消兼容安卓应用

原生应用全面启动!华为宣布全新鸿蒙将发:取消兼容安卓应用

快科技
2023-09-25 18:51:41
咪咕足球会员:失去欧冠版权和付费拜仁比赛,声誉下滑

咪咕足球会员:失去欧冠版权和付费拜仁比赛,声誉下滑

生活体验派
2023-09-25 17:08:49
据说是被一起出差的老师爆料

据说是被一起出差的老师爆料

阿莱美食汇
2023-09-25 17:38:47
突发!部分瓦格纳派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莫斯科要出大事了!

突发!部分瓦格纳派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莫斯科要出大事了!

诸葛长云讲故事
2023-08-25 08:36:08
2023-09-26 14:18:44

头条要闻

李在明将在看守所等待拘捕审查结果 审查时长或创纪录

头条要闻

李在明将在看守所等待拘捕审查结果 审查时长或创纪录

财经要闻

华为发布会迷局:Mate 60去哪了?

体育要闻

男篮亚运史:这一次,换谁来顶上?

娱乐要闻

41岁孙艺珍近照释出 皮肤细腻引艳羡

科技要闻

泪目,没有手机的华为发布会,依然遥遥领先

汽车要闻

售16.58万 哈弗二代大狗PHEV 105km潮电版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手机
时尚
亲子

教育要闻

任正非:不好好学外语,农民子弟如何翻身?评论区“听不得实话”

旅游要闻

济南这个小镇中秋真的有点东西

手机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 “遥遥领先”不是玩笑

这对情侣疑似分手 女方还会相信爱情吗?

亲子要闻

生娃后肚子大,屁股塌?千万别着急瘦身,这件事一定要做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