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正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创新促进健康—重大灾情应急—生命方舟”分论坛上建议,为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大型的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上,应预留一些空间和接口,能够迅速转换成方舱庇护医院。
王辰在会上提起医学中的“群医学”概念,即追求人类的健康利益最大化的学术体系。在“群医学”概念指导下的社会行为就是重视公共卫生,以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保障民众健康。
“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方舱医院是利用现有的大型建筑短时间改建成的。”王辰说,今后大型的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厂矿、库房、体育馆等,在设计要求上,可考虑预留一些空间和接口,在遇上紧急事件时,可转换成更加规范的方舱庇护医院。
与会人士认为,方舱医院的建设是一个创新举措,也为全球抗疫树立了标杆。今后方舱医院的建设和“双向转换”,也应继续贯彻中国生命至上的理念,同时尊重专业,尊重科学。方舱医院建设和生命至上理念也应体现在城市建设和运转的各个方面。针对一些建筑的多用途使用,应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谋划,或对现有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弥补短板。
王辰同时建议,可考虑多建设综合性医院,而非过多的专科传染病医院。综合性医院有较为完善的设计,平时发挥作用的同时,如果遭遇重大事件,可迅速进行转化调整,成为相应的应急医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