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青岛市新增2家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医保支付业务,同时,在青岛市前期试点确定50个病种术式的基础上,将病种增加到71个、手术术式增加到107个。
6月8日,记者从青岛市医保局获悉,自今年6月起,青岛市医保局、青岛市卫健委联合印发通知,在前期开展日间手术医保支付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定点医院实施范围和日间手术病种术式范围。
根据通知,青岛市在首批4家定点医院基础上,新增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等2家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医保支付业务。符合条件的其他三级定点医院可积极主动申报,经青岛市卫生健康、医保部门联合审核同意后纳入日间手术医保支付范围,力争在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三级定点医院全面推开。同时,进一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在青岛市前期试点确定50个病种术式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医保及临床管理实际,将病种增加到71个、手术术式增加到107个。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可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纳入日间手术结算管理的病例,视同一次普通住院,按规定享受住院医保待遇。日间手术费用包括:日间手术住院期间医疗费用,日间手术住院前不超过1周的门诊费用(指与日间手术治疗直接相关的术前检查和化验等费用),术后必要处置费用(如换药、拆线等)。患者日间手术诊疗费用按住院医保待遇结算,可大大缩短住院日,降低患者医疗支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保基金保障绩效。
据了解,青岛市是山东省内较早开展日间手术医保结算的地市。2015年,青岛市确定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立医院、妇女儿童医院、眼科医院等首批4家试点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医保支付病种术式50个。据统计,2020年共结算日间手术6514人次、结算费用2102.97万元,在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保支出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