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击扫码阅读原文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蓝朋友”
他帅气又多金 他有才又上进
他生气勃勃生活在那蓝色的湾谷中
他举世无双大家都倾心……
近日,半岛都市报收到了一封署名为“蓝朋友”的来信,信中,他热情洋溢的介绍了自己——拥有优美的滨海岸线,拥有“最美地铁线”轻松融入主城区,拥有一批海洋领域国之重器、知名高等院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世界上四个仅有的海水溴盐温泉之一,未来还将拥有一所三甲医院……蓝朋友又帅又有才,且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心态,这样的蓝朋友实在太受欢迎了!他期待全世界的朋友都来了解他,看看他究竟有多优秀……
蓝朋友的才
院所林立且精于海洋科技
蓝朋友精于海洋科技。目前,蓝朋友那里已经集聚50余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60余个各类创新科研平台、近300家投资机构、近6000家企业、近8000名各类人才……发展海洋经济的动力十足。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
国家深海基地。
蓝朋友非常有才,他院所林立。近日,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一期项目二标段图书馆主体结构完成封顶,该项目一期预计2022年完工,2023年投入启动招生,将有6个学院,3500名学生入驻。届时蓝朋友将形成“北北航、南山大”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这将为他的加速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效果图)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蓝朋友那里的教育资源日益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学龄阶段都有优质名校相伴,这都将为蓝朋友带来极大的发展、升值空间。
蓝朋友的帅
精致湾区生活徐徐展开
蓝朋友坐拥山、海、湾、岛、泉、滩、谷等突出自然资源优势,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超过20平方米,鳌山湾、小岛湾等8处海湾共计海岸线长32公里,海水水质良好,是青岛最优最美的滨海岸线之一。而且蓝谷的海,没有雾气和潮气,行走海边,清新自然舒适,令人心旷神怡。
华灯初上海泉湾。
而蓝朋友本身也非常重视对海岸线的开发、保护。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实施,将打造全国绝无仅有、生态自然优美、世界知名的“黄金科研岸线”;小管岛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快开展,打造海洋科技示范岛、海洋科普旅游岛、乡村振兴样板岛;人才公园、山海公园、文化公园加快建设……邻海而居、与海相伴,湾居美好总让人心生向往。
蓝朋友的精气神
年轻且充满朝气未来可期
蓝朋友还充满着朝气,他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20年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是2019年的2.7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增幅100%;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是2019年的6倍,其中本地转移占比52.4%;新获市级以上科技奖8项、增长170%;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青岛蓝谷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蓝谷创业中心获科技部批复成为国家级孵化器,实现“零突破”。今年1至5月,蓝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3倍,达到去年全年的15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7%,其中本地转移占比80.88%。
青岛蓝谷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人才的入住带来了人气。据百度慧眼最新大数据分析,蓝谷常住人口中,18~24岁中青年占比18.5%,工作人口大幅增长15.1%,其中18~24岁中青年占比20.4%;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1.1%。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蓝朋友满满的年轻活力。
蓝朋友的便捷
烟火气息日渐浓厚
蓝朋友在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环境与居住生活品质上下功夫、做文章,全心全意打造让企业家和人才感到舒服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实施一批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高品质服务业项目,如共享汽车、高端商超等,全方位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宜业宜居生态。蔚蓝时光影院燊红美食广场家家悦大润发高效运营,烟火气息日渐浓厚。
配套逐步齐全,烟火气渐浓。
尤其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花落蓝谷,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蓝谷区域无三甲医院的空白。日前,该项目康复中心、综合医疗/心脑血管中心、肿瘤中心和罕见病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全部达到“正负零”,后期工程进度还将大幅提高,年底主体结构封顶目标将按期完成。
此外,现在去找蓝朋友玩,非常方便。地铁11号线让蓝朋友正式纳入青岛半小时生活圈……地铁线网、“三横一纵”快速路系统、公交线路等立体轨道交通网络,为其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最美地铁线”让蓝朋友到哪都便捷。(陆金星摄)
地铁11号线沿途经走山岭、过隧道,山、海、泉、林、花等不同景色尽收眼底,堪称最美“最美地铁线”。且该线路拉近了蓝朋友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能让蓝朋友快速融入主城区,也使科研、产业、金融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蓝朋友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工程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获市发改委正式批复,建成后到新机场通行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
蓝朋友的强
十年征程炼成一座科技城
蓝朋友的实力也不容忽视。砥砺奋进近十年,作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排头兵,蓝朋友坐拥海洋领域国之重器、知名高等院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矩阵,优质要素的加速聚集令这片海洋科技积淀深厚的活力区域,逐步走向青岛逐梦蔚蓝的中心舞台。
2012-2020年,蓝谷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新增工商注册主体是2012年的8.3倍。
国内首艘、世界最大的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今年成功下水。
除了上面列出的种种优势,信的末尾,蓝朋友还列了列自己的成绩: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据青岛蓝谷管理局数据,一季度,蓝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速高达40.5%;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到34.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蓝谷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96.7%;企业数量达到新高,市场主体数量不断上升,截至3月底,蓝谷累计注册企业数量达到近6000家……
这样的蓝朋友,你动心了吗?
(消息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