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7月26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社会公示《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本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规划范围为青岛市行政辖区范围,包含陆域11295平方公里,海域12240平方公里。
《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
根据规划,到2025年,青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山海林田等自然资源得到全面系统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蓝绿相依、山海城相融的一流生态基底更加稳固,滨海生态宜居品质进一步提升;新动能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国际航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和交往水平显著提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功能凸显,胶东经济圈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到2035年,青岛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的滨海生态美丽宜居示范城市,实现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现代活力、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在国家城镇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到2050年,青岛迈入全球城市体系更高层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底蕴和现代文化兼容并蓄,成为世界一流品质标准的可持续城市标杆,建成开放创新、包容多元、美丽宜居的全球海湾都会。
擘画陆海统筹的空间蓝图
根据规划,青岛将打造“一区 两极 五轴 多点”的城镇发展格局:一区——环湾都市区。包括东岸(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原黄岛、原胶南、胶州、即墨、董家口港城、蓝谷海洋科学城等城市功能集中片区;两极——平度、莱西两个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五轴——青潍陆海发展轴、沿海发展轴、青烟城镇发展轴、青东城镇发展轴、青泰城镇发展轴;多点——姜山、南村、新河、田横、店埠等重要的新市镇节点。
构建“一湾、两带、多区” 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湾——环湾都市高端服务聚集区;两带——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滨海(环湾)创新服务综合发展带;多区——全市重点产业聚集区。
构建“一主 三副 两城”的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主”指东岸-城阳-原黄岛,共同打造更高能级的主中心城市,都市区综合服务中心;“三副”指胶州、即墨、原胶南,打造都市区副中心城市,承担都市区专业化高端功能;“两城”指董家口港城、蓝谷海洋科学城,打造都市区外围新城。
7月27日至8月25日,《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面向社会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公示方式有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青岛自然资源和规划微信公众号、青岛市规划展览馆三种,公众意见可反馈至电子邮箱:gtkjghc@qd.shandong.cn或邮寄至青岛市市南区香港西路55号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收),邮政编码: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