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韩街道居民、军嫂李文丽荣获“2021年青岛市十佳好军嫂”荣誉称号!中韩街道居民李文丽就职于山东省脐血库,2011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西部战区某部队担任班长的韩国强,2012年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成为了一名军嫂,同年年底,孩子的降临又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很多欢笑。
她小的时候也有一个军旅梦,虽然没能实现,但是嫁给军人也算是成为了部队的一份子。为了一个理想和信念,以一份执着和爱心,坦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承受着家人聚少离多的思念;她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细心周到地照顾公婆的生活,无怨无悔地承担全部的家庭重担,用默默的付出表达对丈夫所从事的国防事业的支持。
对做军嫂的不易,李文丽有着深刻的体会。婚后,每当丈夫面临是顾及家庭生活还是专心部队工作的两难选择时,李文丽总是以大局为重。2017年,丈夫本已经约好退伍的日期,后来他却突然反悔说要继续干四级军士长,问其原因,只是因为他是他们连某项专业的骨干。他对李文丽说:“再等等,部队还需要我,再过几年我就回家陪你。”结婚九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原因拖过丈夫一次后腿,李文丽也因在背后默默的付出,被丈夫所在单位评为“最美军嫂”。
军嫂不仅很光荣也很辛苦,结婚九年,聚少离多,每次丈夫休假她都欢天喜地的去接站,只是希望早点见到长期在外工作的丈夫。她说,做军人的妻子,就要能奉献、能吃苦,更要以身作则。在很多时候只有母女二人的家中,李文丽必然要同时担当起父亲的职责——家里水管爆了,她自己换;女儿生病,她一个人深夜抱着女儿往医院跑;老人住院了,她忙前忙后悉心照料……2013年孩子才九个月大的时候,夜里突然呕吐不止,吐到脱水,本就身体不适的李文丽独自带孩子去医院输液,一手抱孩子一手举着吊瓶。
这时的她非常想给丈夫打个电话,但她没有,因为她知道这时打过去只会让他担心,影响他的工作。现在孩子九岁了,从孩子记事起问的最多的就是:“妈妈,我爸爸呢?”每次李文丽的回答都是:“爸爸是军人啊,非常厉害的!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所以爸爸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向爸爸学习!”诸如此类的情景,如今李文丽每每说起,总是云淡风轻,一笑而过。人们都说,没有丈夫陪在身边的李文丽,格外坚强而有力。
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这一年是李文丽军嫂生涯中最难熬的一年。丈夫跟随单位奉命执行任务,在海拔5300米严重寒冷缺氧和没有任何与外界通联的高原上,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一待就是一年,出色的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这一年他没有任何的联系方式,她不知道丈夫的冷暖,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或者是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更多的是胡思乱想、担惊受怕。李文丽知道丈夫是去执行任务,她知道作为军人的妻子,能做的就是把家里照顾好,面对工作的压力、孩子的学习和公婆的生活,她把对丈夫的思念全部投入到照顾好这个家庭当中,因为只有照顾好这个家,才是丈夫能够安心执行任务的后方保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后方保障,丈夫才能用完美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在她的支持鼓励下,丈夫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学员”、“优秀班长”、“优秀带新兵骨干”、“优秀四会教练员”、“练兵备战先进个人”、“砺兵高原先进个人”、“外训先进个人”等,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官”、“十大士官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等奖”一次,所带班排先后四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其事迹被西部战区陆军网和《解放军报》多次宣扬报道。而每次面对成绩和表彰,丈夫总不忘感谢妻子:“军功章中不仅有我的努力拼搏,更多的是妻子李文丽的默默付出。”的确,为使丈夫安心部队工作,不因家事而分心走神,她几乎承担了家庭所有的事务和重任。为此,她付出了很多,却毫无怨言。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对于李文丽来说,幸福则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体现在对家庭无尽的关爱,对丈夫无悔的支持,对国防事业无限的热爱上。“热爱部队,献身国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无数个像李文丽这样的好军嫂去奉献,尽管他们做的都是平常之事,但在这平常中无不彰显着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