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天津大学开展“筑梦乡村”社会实践专项,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发挥青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开展创业实践与助力乡村振兴中培养青年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弘扬天大品格。通过设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在文化、教育、产业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桃花源”里的美丽徐村/
2021年7月,“新时代·青岛实践行”实践队队员在青岛市黄岛区徐村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探访,对徐村的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成果进行参观学习。
实践队与徐村书记的合影
徐村是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呢?
徐村,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山村,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乡村振兴,为脱贫致富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基因,徐村干部群众深刻挖掘文化精髓,并在新时代赋予其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充分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以文人企业家引领的文化经济振兴新方式、新引擎。
从产业振兴引进高效农业园项目,到文化振兴引进文化艺术人才进村入驻;从组织振兴获评“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到人才振兴建立徐村荣誉村民团队和新乡贤队伍;从生态振兴构建“桃花源”,到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各种工作成就精彩纷呈……
01
满墙荣誉背后的故事
徐村荣誉墙
来到徐村村委会,实践队被满墙的荣誉证书深深震撼。我们在对徐村书记韩宗祥的采访交流中深深体会到这些荣誉背后的切实的努力。徐村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党的好干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村民的拥护和勤奋实践。
书记与实践队队员交流
韩书记表示,近些年来,徐村从文化入手,用文化振兴带动全方面振兴。
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韩书记仍然认为,在振兴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做到最好,目前我们只是刚刚起步。乡村振兴的进程还在路上,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很远,仍然需要长期的发展。
02
依托文化产业的乡村振兴
徐村有着3000年的历史,在文化底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文化方面,徐村干部争取政策倾斜,把文化落实到产业中。要想把这个文化振兴落到实处,就要落实到产业建设当中。为此徐村充分发挥乡贤优势,开展村企共建,与青岛东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
最近,徐村引进几位画家入驻村内,建设专用工作站,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借助他们的资源,带动产业进步。
书记提出了徐村的发展理念:再好的产业,没有人才来经营,也是不行的;如果有人才没有产业,就后期引入产业。
文化小院
文化小院是徐村的特色之一,我们实践队依次参观了溪庐书庄、民俗小院、红色小院等能展示徐村特色的文化小院。
溪庐书庄
在溪庐书庄,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溪庐是由国民党原高级将领韩老从台湾回乡翻建的房子。徐村在乡村振兴中以文化为引领,积极培养父老乡亲的读书自觉,将溪庐建为书庄。众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单位为书庄赠予图书,读物范围广,十分实用,有利于引导父老乡亲读书学习、求知致富、文明生活。
民俗小院
民俗小院
随后我们参观了民俗小院。民俗小院是由村民韩老为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闲置房屋打造而成的。小院按照上世纪七十年代风俗,摆置了一些老物件,如唱片机、风箱等;还有一些赠予徐村的名家字画,丰富了文化底蕴,让乡愁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古代斗、礼盒子、唱片机等
地契、村歌等
红色小院
红色小院中的布置,充分地引导出人们心中那充满大无畏的红色精神;墙上的引言,带动我们进入徐村的红色历史。虽处乡野,心怀家国。哪里有党的号召,哪里就有徐村百姓的身影。淮海战争、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处处有徐村百姓为国家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徐村人民上下夙夜在公任劳任怨,既要忙于生产也要谋划发展,吃苦在前、一心一意。老书记把老百姓的事、徐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徐村从传统走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自己的红色传承,见证着中国村庄的发展之路。未来的徐村将继续追寻老书记的足迹,整合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开拓进取,打造生态宜居、文化共融的慢生活主题文化休闲村。
03
徐村新时代的卓越民生建设
民生建设
在实现文化乡村振兴的同时,徐村积极推动民生建设,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过去的几年里,徐村的建设重点放在老年群体上,工作推进方向有医、食、行三点。
其一,医。医是指医疗中心。医疗中心和街道医院合作。别的村庄向医院要求租金,而徐村不收租金,向医院提服务条件,这就是理念的不同。徐村24小时都有医护人员值班,住院不花钱;另外提供50元补充保险,全覆盖老百姓,为村民免单。
其二,食。食是指大食堂为村民提供有安全保障的食品,周一到周五用餐无需缴费,提供物质基础。
其三,行。行主要是指徐村对交通的规划建设。徐村地处东西区交界,出行不够便捷。东17路公交终点站延伸到徐村、新增56路公交车,对接公司,为西区工作者提供便利条件。
今年开始,工作重点转移到到儿童看护上。徐村计划扩大幼儿园规模,能让孩子在校内就餐,无需家长花多余的时间接送。
徐村建设有乡村图书馆和学生的课后学业辅导中心,工作日聘请专门的老师进行作业辅导;在周末,也有老师为小学生们进行免费的书画兴趣培养。徐村内还设有科普展览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让孩子们能快乐成长,头脑充满智慧。
参观乡村图书 馆
参观学生课后辅导中心
04
感悟与总结
经过切身的实践走访,我们探觅到徐村乡村文化振兴的密码。
如何从文化入手,推动乡村振兴?
徐村干部群众用实践回答了这个经济学领域的重大难题:“党建统领+文化引领”是重要的基本经验。
韩书记的一句话,使我们深受感动:
“我的任务,就是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依托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群众更需要一个切实为人民服务的领导班子,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经济腾飞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才能不断增强。
大美徐村,蓬勃正兴;不忘初心,未来可期。祝愿徐村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祝愿徐村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