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巴氏鲜奶智能工厂竣工典礼暨黄金24小时鲜牛乳新品发布会在山东青岛举行。青岛市副市长耿涛,胶州市副市长刘明县,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养东,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王成武,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川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始终以追求更高鲜活营养为目标,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新鲜的牛奶产品。此次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巴氏鲜奶智能工厂的正式竣工,也标志着公司向现代化智能乳企迈出了新的步伐。
恰逢青岛市副市长耿涛带领青岛全市各区管委分管负责同志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等一行观摩数智化工厂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青岛正加紧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数字化等措施推动青岛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腾飞。新希望琴牌乳业作为青岛本地企业,紧跟互联网、数字化的步伐,始终不断创新求发展。此次二期巴氏鲜奶智能工厂的竣工为传统企业转型树立行业标杆,为全市工业互联网建设注入新活力。
新希望乳业总裁朱川为新希望琴牌二期巴氏鲜奶智能工厂竣工典礼启幕。他指出,新希望乳业坚持以“鲜战略”为指引,不断开展围绕乳品产业链的供给侧改革,加大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等层面的投入。今年,新希望乳业重新升级战略,为“鲜立方“重新定义了品牌与产品,拓展鲜价值半径,大力发展硬核科技,完成乳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在以“共话新鲜,共创优质”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嘉宾就如何让消费者不仅要“喝上奶”,更要喝“新鲜”的“低温巴氏奶”的问题上展开了谈论。
山东省奶业协会王成武会长表示,在我国液态奶消费中,鲜奶占比仅为14%;而在国民体质接近的日本,这一比例高达98%,中国人均饮奶量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且目前国内主要以常温奶为主,低温鲜奶占比相对较低,但低温鲜奶是未来乳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用户健康意识的提高及低温鲜奶教育的进一步普及,低温鲜奶市场占比会快速提升,乳业市场也会逐步走向成熟。
优质乳联盟秘书长张养东提到,“优质乳只能产自本地”,好牛奶需要几大条件不可缺少,即优质的牧场、较低的加工温度、有保障的冷链设施。最大程度保留天然活性营养的牛奶是首选。牛奶中存有很多活性营养物质,但它们对热都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化,破环营养物质。而采用低温巴氏杀菌工艺的牛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活性营养物质。
在谈到疫情期间多位专家推荐每天饮用牛奶的问题上,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如源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家卫健委官网曾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其中重点提出了“尽量保证每天一个鸡蛋、300克奶及奶制品”。牛奶中的蛋白质及钙质量优良,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坚持喝奶可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鲜奶,尤其是低温巴氏鲜奶,因其富有更多的活性营养物质,更能发挥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知名母婴博主一辰妈妈则表示,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在给孩子选择牛奶时会有更加严苛的标准,主要考虑新鲜度、营养及口感。同时,她提到,孩子自己在通过品尝多款鲜奶产品后,对新希望琴牌乳业的低温鲜奶情有独钟。作为新希望琴牌的忠实用户,并且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一直选择琴牌 “24小时鲜牛乳”来陪伴孩子的成长。
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保森指出,“优质乳只能产自本地”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饮奶”的需求,通过打造好牧场、好奶牛、好奶源、好工艺、好标准,实现产品的不断创新迭代,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乳制品。
据安保森总经理介绍,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巴氏鲜奶智能工厂总计投资2.25亿元,投产后将实现年生产液奶量超20万吨。工厂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设备集中操控,实现了操作从生产现场的分离,原奶从挤奶到消费者的餐桌全程不与外界接触。牛奶的存储、加工过程、物料状态和质量监控实现数字化,无菌储罐中的牛奶状况实时显示并反馈到操作终端,在智能工厂的加持下,产品焕新的步伐不断加速。
此次,新希望琴牌乳业发布的新品“黄金24小时”更是严格采用黄金标准,牢牢把握“奶源、时间、温度”三要素,从“A+”级黄金奶源,“72℃、15秒”的黄金杀菌温度,到24小时黄金保鲜时间,将“24小时鲜奶”的理念与“优质乳工程”的高品质实现了创新叠加,实现了15倍免疫球蛋白的最大化保留,优质乳蛋白提升至3.6g/100g,借助瑞典利乐UF膜过滤技术,“黄金24小时”鲜牛乳完成了自我营养升级,以科技赋能全民鲜营养,为消费者提供更富含活性营养物质的优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