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从李沧区城市管理局获悉,老虎山公园及十梅庵公园于2020年底成功入选青岛市第一批“森林氧吧”。作为2020年及2021年重点改造的山头公园,目前一期建设已于2020年完工,二期建设计划于2021年10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处集生态保护、观光游憩、登山健身、科普宣传、人文展示、影视取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山体公园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据介绍,老虎山公园位于李沧区黑龙江路以西,文昌路以东,金水路以北,十梅庵路以南,山体占地总面积362公顷,涉及11个社区。整治前存有20万平米非住宅建筑、上万余处散乱坟墓和6处废弃采石坑,辐射周边居民约10万余户。
近年来李沧区将山头公园整治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点工作,其中老虎山公园为李沧区近年来改造面积最大、投资最高的山头公园。建设初期,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形成整治方案初稿,并经10余次修改形成整治方案,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设置公示牌和意见箱,随时接受群众建议和监督。建设过程中,李沧区因势利导,不断完善山体设施,进行山体修复,改善山体水生态,降低山洪风险,全面提升绿地综合服务功能,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为百姓提供了自然化休憩、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理想场所。
目前,老虎山公园已完成修建新建登山步道30条;健身活动广场18处、配套停车场7个、配套公共卫生间6座、休憩廊架7个、休憩景观亭5座,有效满足了居民登山需求。同时,在山体修复方面清除菜地并恢复绿化约2.12万平方米;推进“平坟改卧碑”的坟墓整治工作,恢复山林绿化,建设老虎山消防通道15条,安装山体公园安防监控和森林防火报警监控,极大的消除了山林防火隐患;新建改建水库塘坝3处,疏通山体排水泄洪沟渠50余条;建设下沉绿地、雨水花园70余处,打造了十梅庵、文昌阁、石沟、东大、南岭、上王埠等8处大型景观节点,约100万平方米。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李沧区委区政府大力落实城市“双修”政策和城市塑造上的“山水园圈”工程,并匠心独具,利用山岭的地貌优势,结合海绵城市试点,不断完善山体设施,进行山体修复,改善山体水生态,降低山洪风险,全面提升绿地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了山水相依、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城市新形态。截至目前,李沧区已完成了烟墩山、楼山、坊子街山、河南庄山、牛毛山、枣儿山、百果山及老虎山(一期)等8座山头公园建设,完成山体绿化面积近350公顷,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为百姓提供了多处自然化休憩、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理想场所。
近年来,李沧区新建的以历史古迹竹子庵为核心区域的国家3A级景区竹子庵公园(卧龙山),已成为李沧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17年底竣工开园的象耳山公园(枣儿山),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上迅速蹿红,成为居民打卡的“网红”公园。楼山、牛毛山、烟墩山、坊子街山,通过对公园道路采用透水铺装进行翻新;将原有绿地整治提升,改造为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对雨落管进行断接改造;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对公园路面排水进行改造提升等海绵措施,形成有组织排水关系,大大提升了山体涵蓄水能力,且在雨时能够减弱山水排放流速,降低山洪发生。同时结合绿道建设,打造富有海绵景观的健康慢行道,得到住建部及专家的一致认可。
自2021年以来,李沧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青岛市山头公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拟对李沧区内烟墩山公园、楼山公园、河南庄山公园、牛毛山公园、坊子街山公园、象耳山公园、老虎山、竹子庵公园及老鸦岭等9座山头公园进行整治完善,已陆续开展了违建摸排、平坟整治、方案规划等相关工作,下步将按照山头公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山头公园整治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各山头公园整治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