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胶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水平,打造环环相扣的项目推进体系,9月8日-9日,胶州市开展了为期一天半的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活动。刘建军、毕维准、李晓光、孙晓兵等胶州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观摩。
9月9日上午,在结束海尔跨境智慧供应链管理项目的观摩后,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刘建军一行来到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智能工厂项目参观指导。观摩过程中,刘建军书记听取了新希望琴牌乳业总经理安保森关于二期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对新希望琴牌乳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予以积极肯定。
实地感受各项目高效推进、比拼赶超的浓厚氛围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贡献力量。
数字化标杆项目
自2020年开工建设,到2021年正式投产,顶住疫情压力,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智能工厂项目的建设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8月26日,新希望琴牌乳业在胶州市项目现场举办了竣工仪式。
据了解,二期智能工厂由新希望琴牌乳业斥资2.25亿元建设,项目引进了智慧牧场软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LIMS质量管理系统及全程追溯标识系统、SAP信息管理系统等,整体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走在行业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数字化智能工厂是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道路下,遵循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将25亩“低产田”变成“高产田”,盘活低效用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发挥闲置土地的最大效用。
观摩会现场,安保森介绍了智能工厂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他举例表示,在数字化转型之前,仅车间内的CIP清洗杀菌环节,就需要6-8人操作,经过智能化升级,如今已经可以达到“无人化”生产。相比较一期项目,二期智能工厂项目在整体架构的基础上接入了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模型化、数字化和集成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数字化赋能下,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智能工厂俨然成为行业内的标杆项目。
食育课堂创新研学模式
一杯优质乳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弯弯曲曲的管道里流淌的竟然是牛奶,现代化的工厂竟然看不到几个工作人员…琴牌发展历史,空中仿真牧场,食育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即将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的创意基地。
刘建军表示,欢迎全市中小学参与琴牌工厂研学游,共同探索研学创新模式,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再添动力。同时,他还肯定了新希望琴牌作为本地知名乳企,为胶州市学生饮用奶的安全、新鲜、优质所做出的努力。
赋能乳业振兴发展
“全国低常温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于2017年成为山东首家“中国优质乳工程”认证企业,2018年成为青岛上合峰会食材供应商,2021年成为第14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唯一乳制品赞助商,公司的明星产品24小时巴氏鲜牛奶更以其极致的标准、严苛的要求,做到了高于欧盟标准,保留高于普通鲜牛奶10倍的免疫球蛋白。”安保森在观摩会现场介绍道,这是新希望琴牌乳业多年来深耕鲜奶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成绩。
具备多条国际领先的低温鲜奶高速生产线,新希望琴牌乳业二期智能工厂可实现日产鲜奶500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安保森表示,依托全新的智能化生产线,琴牌公司将发力拓展区域内外市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年产液态奶超20万吨,产值超20亿元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为满足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的巴氏鲜牛奶需求作出新的贡献。
这并非虚言,随着中国乳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以新希望琴牌乳业为首的优质乳探索者们也有了全新的历史使命。
在产业集群赋能下,新希望琴牌正推动山东奶业产业构建起更广泛联动的大生态环境,将奶源、研发、智慧加工等多环节涵盖在内,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基础,以规模化、信息化为驱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乳业振兴生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