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清朗底色。近年来,市北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建立各方统筹协调一致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致力于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生态环保问题。如今的市北区,山水“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为全力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抓源头疏管网 碧水保卫战还城区灵动与活力
市北区是青岛的主城区之一,数条过城河道横跨辖区。河净水清时,蜿蜒的河道就是一条天然的玉带,是城市中的独特风景。近年来,市北区将截污清淤、生态补水、水质提标全面结合,一套组合拳打好碧水保卫战。
净水,要从源头开始。涉水企业搬迁改造、工业污水直排口改造、对存量涉水工业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实现无缝监管——一套组合拳下来,市北区率先完成了全区工业废水零直排。
在海泊河流域的截污清淤工程中,40000立方米的淤泥被清除,80多公里的排水管道经过了排查,60多处污染点源的截污也如期完成。在这一基础上,市北区还建立补水联动工作机制,制订国控断面达标保障的作业指导书,向海泊河等过城河不间断补水超过300余万吨,实现补水常态化。
在李村河流域雨污分流排水管网的一期项目中,约8300米的管网顺利完成了改造,10余处临时截污工程也顺利完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经过两次扩容改造,日处理能力由“十二五”末的17万吨提升至30万吨,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由16万吨提升至20万吨。同时,两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提升至地表水类四类标准,这代表着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的目标已顺利达成。
这一连串的数字,是市北区水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成果的写照。如今,美丽整洁的河畔环境已经在市北区“多点开花”。沿河漫步,眼前再也没有冒着泡沫的黑臭河水,顺着河岸散步、慢跑,已经成为许多居民的生活习惯。大家享受着水清岸绿的美景,也享受着水环境优化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科技手段先行助力 蓝天保卫战实现高效实时监测
水要清,天也要蓝,市北区的碧水保卫战打得有声有色,蓝天保卫战也同样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科技手段的强力支撑下,任何影响空气质量的细小变动都能第一时间被发现、被研判、被处置,让“青岛蓝”更持久、更清透、更美丽。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许多在建的建筑类工程项目都经历了短暂的停工。等到复工复产时,各项目都加足马力,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明显上升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城市发展需要建设效率,同样也要洁净环境,市北区在全省率先开发的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分析处置APP在此刻就派上了用场。
“APP的功能包括空气子站的数据预警、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及地图展示的分析等内容,可以对22个空气子站实行网格化管理,把环境空气数据统一整合进行平台化管理,自动对比分析各网格点的监测数据,做到数据集中发布、定向发布、第一时间预警,便于责任主体快速处置、信息及时反馈。”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北大队副大队长苏方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依托这一科技手段,市北区实现了复杂环境下对辖区施工扬尘、裸露土地等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的实时监测,并准确判断影响环境空气监测子站数据的污染源来向,快速解决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市北区还将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巡查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全都投入到了蓝天保卫战中,实现了更加精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有了科技助力,市北区的蓝天保卫战如虎添翼。如今,市北区每个月都会通公布全区22个街道PM2.5、PM10两项污染物浓度及同比变化幅度在全市的排名情况,空气质量的优劣一目了然。
为应对秋冬季节的重污染天气,市北区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绩效分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实施分类管控。针对居民投诉集中的挥发性强有机物污染,市北区引入 “共享”理念,在实现污染减排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运营成本,取实现了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减少污染排放。
啃下土壤污染治理硬骨头 净土保卫战更好服务城市开发建设
市北区是青岛的老工业区,搬迁企业多,污染地块数量较大。据介绍,市北区进入污染地块管控和修复名录地块10个,在各区市中最多,占到全市总量的一半。修复好被污染的土壤,不仅是落实国家、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也是为老城区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服务于城市的开发建设。
自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市北区已经开展土壤污染调查的地块71个,已经完成调查的地块68个,已经完成评审的65个。其中确定疑似污染地块27个,包括污染地块10个。
目前,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德瑞皮化有限公司厂区2个地块已完成土壤修复治理,现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项目地块已完成土壤修复治理,已移出风险管控与修复名录。2021年,青岛首和金海制药有限公司地块完成土壤修复治理,已通过修复后效果评估专家评审,现正根据专家意见对修复后效果评估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其他6个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正按照修复计划稳步开展中。
土地资源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财富,但土壤污染对土地“招拍挂”工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市北区探索将土壤污染管理工作纳入土地整理的范围,采取“专业公司运营、标准流程管理、基金参与修复、政府企业共赢”模式,将解决处理污染土壤问题转化为城市建设的新发展机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北区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两周年。在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城区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品质的双提升,对于市北区提升老城品质有着重要意义,如今这张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市北答卷”成色十足。
作者: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