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邀请陇南的小伙伴,来看看书上写的青岛雕塑‘五月的风’。”山东青岛书院路小学的少先队员王梓名,代表青岛李沧区的少先队员,向甘肃陇南和贵州安顺的少先队员发出热情邀请。
山东青岛到甘肃陇南相距大约1000公里,山东青岛到贵州安顺相距大约2000公里,三个地方,一万多名少先队员因“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三地队员手拉手共学党史”活动产生了交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青岛市李沧区少工委组织开展了“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山东李沧、甘肃陇南、贵州安顺三地队员 手拉手共学党史”活动,教育引导队员们学习党史。
活动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界限,三地少先队员手拉手一起读书学习,分享感悟,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但这本书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停留在带领队员“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的层面,此次“三地队员共学党史”活动采用分阶段、分情境、分载体的形式进行。
“三地队员共学党史”的第一阶段在丰富多彩的爱心义卖中展开。
从三月开始,青岛李沧区的队员就积极行动起来。青岛弘德小学、青岛枣山小学和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的操场变为“红领巾跳蚤市场”;青岛沧口学校和青岛哲范小学深入社区摆摊;青岛书院路小学街道广场“行李箱夜市”大受居民喜爱;青岛李村小学、青岛铜川路小学和青岛浮山路小学的队员化身“销售达人”。
青岛李沧区的队员们用筹集来的钱购买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等书籍,邮寄给陇南、安顺的少先队员。
♦丰富多彩的爱心义卖
♦邮递员叔叔的帮助下,邮寄给需要课外读物的陇南、安顺的少先队员。
在第二阶段主题活动赠书仪式上,青岛李沧区队员代表向两地队员发出共同“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倡议,倡议三地少先队员一起进行党史学习,相约在线上,一起打卡“红领巾爱学习”,在线下进行手拉手“五个一”行动——一起读红色书籍、一起唱红色歌曲、一起讲故事、一起来创作、一起来分享。
通过视频、网络,在不同地点,不同情境下,三地“山与海”开启了交流,通过共同阅读搭建了一架红领巾共学党史的桥梁。
青岛王埠小学的少先队员高梦泉,把自己制作的“爱党中国结”寄给甘肃康县城关第一小学的少先队员朱丽娜,她和朱丽娜分别作为“一起讲故事”主讲人为三地队员拍摄了红色故事视频。朱丽娜在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讲述了红军在康县建立临时革命根据地的经过,高梦泉则在青岛党史纪念馆向大家介绍青岛抗战的革命故事。
此次活动的第三阶段,是“三地队员手拉手共学党史”主题活动成果展。三地队员“一起读红书”的心得感受集结成册,“一起唱红色歌曲、一起讲故事”的内容制作成视频,融合三地代表性建筑的特色“红领巾奖章”发布,孩子们手工制作的“爱党中国节”上写满了对党的祝福和励志话语。这些绘画、书法、剪纸等创作,是队员们内在“消化吸收”党史学习感悟后,“输出”的党史学习成果。
学史力行,“学习”和“践行”不可分割。李沧区通过主题队会,引导队员思考、交流“学习党史后,我有什么收获?对我有什么影响和改变?我将要如何做?”。随后青岛铜川路小学、青岛第三十三中学率先行动,将要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我到社区做服务”、“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活动,将队员个人成长与祖国、社会发展紧密集合起来,引导队员立志向、有梦想。
三地队员共学党史,采用队员手拉手的形式拓宽了学习渠道,用好三地红色资源,将党史教育走深、做实,为队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