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初冬,色彩斑斓,落英缤纷;在这美丽时节,市城市管理局、市环境卫生协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杰瑞杯”青岛市城市“最美公厕”评选大赛决赛隆重举行。大赛旨在对我市近些年公厕建设和管理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和回望,鼓励先进、树立典范,推动我市公厕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再提升,为打造“方便、温馨之城”再发力。
斗丽争妍,赛出风采
本次大赛,得到了各区市和青岛城运控股集团、青岛地铁集团、烟台杰瑞环境有限公司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主要设置“艺术设计奖”、“智慧环保奖”、“便民服务奖”三个单项奖和“最美公厕”综合奖。前期,经过多轮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6座公厕脱颖而出、进入到了今天单项奖的决赛现场,将由各位专家评委逐一打分,现场评选出3座“艺术设计奖”、3座“智慧环保奖”和4座“便民服务奖”的获奖公厕。比赛结束后将开启网络投票,由广大市民投票推选出10座“最美公厕”综合奖的获奖公厕,共同组成本年度的青岛市城市“最美公厕”。
比赛现场,赛情激烈。各参赛单位通过详实的PPT、精致的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自己的“拿手绝活”,让在场的评委、观众充分领略到了这些“美学之厕”、“人文之厕”、“智能之厕” 的过人之处,大家纷纷点赞。
近年来,我市城管系统以打造“方便、温馨之城”为目标,在公厕管理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一统三化”建管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整合资源、人文美学、精细管理、科技赋能”的“厕所革命”青岛路径,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举办“最美公厕”评选大赛正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展示。
一厕一景,城市之美
“艺术设计奖”展示环节,记者看到建筑设计各有特色的公厕,或古香古色、精致典雅,或现代时尚、流光溢彩。
市南湛山寺公厕,紧靠湛山寺南门,坚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设计理念,总体建筑风格与古刹庙宇相辉映,屋顶突出海浪和古刹内歇山顶的特点,并与周边水杉相融合,意境“静谧”、氛围庄肃、浑然天成、别具一格。
大赛评委、高级工程师张文勇告诉记者:“随着‘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在公厕的选址设计、建设中,引入城市美学理念,立足城市空间设计,更多考虑如何顺应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将公厕融入周边整体环境,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艺术设计奖”正是侧重外观设计,强调“一厕一景”、“内外兼修”,兼顾创新性、艺术性、文化性。”
人文关怀,城市温度
公厕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外观设计的新颖上,更体现在管理服务的“温度”上,这也是设立“便民服务奖”的意义所在。
青岛长途汽车站爱心公厕是纳入我市社会公厕体系的厕所之一,这次因其整洁的环境、合理的布局、贴心的服务而入围角逐“便民服务奖”。为了更加方便群众如厕,青岛长途汽车站对厕所重新进行设计布局和装修,男女厕所的面积都扩大了20%,其中女厕所增加多个蹲位,有效缓解了女性旅客排队现象;第三卫生间增加了供小朋友使用的迷你马桶,洗手池下安装了小厨宝,天冷的时候保证洗手台的水温,为老人和孩子带来温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女性游客的“爱美”特点,专门设置了女性化妆间。温馨文明的如厕环境、周到细致的如厕服务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科技支撑,智能环保
怎样利用新科技让公厕更加“聪明”起来?李沧长治路胜利桥公厕,是入围“智慧环保奖”公厕的优秀代表。建设上,公厕采用钢结构拼装形式,施工周期短、坚固耐用,外墙选用具有自洁、阻燃、耐腐蚀等优点并可耐200°C高温的日本进口优质挂板材料,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既提高了公厕的安全性又便于后期维护。公厕内部,水管采用恒温伴热保温系统,冬季低温环境可确保公厕正常使用。公厕通风上,引入青岛国际院士港侯立安院士的公厕新风空气净化系统,运行后公厕内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指标分别下降了30%、35%、57%,有效提升了公厕内空气质量。管理服务上,安装了“智慧化”管理系统,统计公厕人流量及使用频率,监测公厕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异味),并通过电子屏幕进行显示,市民游客还可以通过体验评价机对公厕管理和服务进行评价。公厕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对公厕的全过程和闭环式的精细化管理,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智能、更人性的服务。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虽然我市的公厕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各区市将继续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在公厕管理、城市管理事业中继续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再创佳绩!
另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场比赛后,11月13日10:00将开启网络投票,由广大市民投票推选10座公厕获得“最美公厕”综合奖,共同组成本年度的青岛市城市“最美公厕”,参与途径如下。
1.投票网址:
2.微信扫描二维码:
网络投票结束后,将同三项单项奖的评比的结果一起对外进行公布。
(通讯员:宿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