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东西部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党中央和山东、甘肃两省关于东西部协作的战略部署,2021年陇西县与崂山区正式确立东西部对口协作关系,两地通过教育人才培训、教师支教交流、校际结对帮扶、教育资源共享等协作,成为远隔千里的亲兄弟、好战友,两地教育人同携手、共奋进。
8月底,崂山区六位骨干教师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甘肃省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支教帮扶,为思源实验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支教期间,崂山区支教老师对学校课堂教学进行把脉诊断,把他们的成功实践、经验做法带到思源,根植思源,引领思源教育发展。思源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也虚心向帮扶团队学习崂山区的教育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自身素养不断提升,为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崂山区支教教师的到来,加强了思源实验学校教研教改的探究力度,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师们纷纷表示:崂山区的教学模式新颖灵活、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为“双减”政策下创新中小学教学模式打开了一扇新窗户。9月底,我县10名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赴崂山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跟岗交流学习。本次深层次高水准、全方位立体式的跟岗培训,对参训教师触动极大。崂山区各学校清晰的教育办学理念、精致的校园文化特色、向上的师生精神面貌、精细的班级管理模式、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益、浓厚的集体教研氛围、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每天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每次的沉浸学习、交流互动,像一针针的催化剂,加速着教师们对教育的反思,坚定着教师们的教育情怀,丰盈着教师们的教育理念。
党建工作是引领学校全面工作的定盘珠、领航灯,9月26日,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民族小学与青岛市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党徽同映青陇”学党史办实事活动暨“庆华诞守初心” 主题党建结对协作帮扶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两地三校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及全体党员教师,通过网络远程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专题讲座、现场交流答疑、共唱同一首歌,两地学校共话教育同担当,达成了用党建思维办教育的共识。此次活动定向领航学校教育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动能支撑,启动了教育思维抓党建、构建党建与教育教学“双线对接,融合共进”的工作体系。
为了让此次结对帮扶活动结出硕果,各学校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对于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来说,得到崂山区学校的结对帮扶,是一次实现快速提升、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学校借力崂山区无私的支持和倾情帮扶,乘势而上,以实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双方学校第一时间开启网络教研模式,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帮扶方案并联合召开帮扶培训会,就小组合作、青蓝结对工程等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9月15日,崂山区承办青岛市初中物理“十四五”规划课题“多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建构研究”教学研讨会暨“双减”教学策略研讨会,思源实验学校的物理老师们在副校长张继剀的带领下,通过网络远程直播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直播活动结束后,来自崂山区第四中学的骨干教师王云庆向与会者介绍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就心理学效应、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究建模等内容结合直播课的教学过程与大家进行了交流研讨,并针对陇西当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9月24日,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堂暨东西部协作活动在崂山区第六中学举行,崂山六中王丹丹老师进行了名师开放课展示,陇西县德兴初级中学师生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进行观摩与交流;10月8日,崂山第五中学与陇西县碧岩初级中学开展两地教育协作(乡村振兴)教师通识远程培训和送课交流活动;10月12日,陇西县巩昌中学12名骨干教师赴崂山区第七中学参加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10月13日,崂山区育才学校、青岛市第六十三中学、陇西县崇文中学召开视频教学研讨会;10月15日,一堂由崂山四中教师王云庆执教的别开生面的物理课在南安学校录播室展开;10月19日,陇西县紫来九年制学校全体教师在录播室观看由崂山区麦岛中学录制的实录课视频和专家点评课程;10月20日,崂山区西韩小学为陇西县首阳小学、翠屏小学捐赠体育器材……校际结对帮扶,是今年东西部教育协作的重头戏,通过积极对接,我县与崂山区结对学校达到20所,双方本着“支教服务,教研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宗旨,积极开展管理帮扶、教研帮扶、资源共享等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诊断学校管理、开展专题指导、教师跟岗学习等方式,帮助规范我县学校常规管理、德育建设、师生评价等教育工作,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校本研训效益,实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师生评价、教师发展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条件有限、方言不通、生活差异……初到陇西,支教老师生活上遇到了不少困难。然而,他们却在刘艳、王云庆两名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努力适应新环境,克服困难,在每一件小事中践初心、履使命。“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艰辛;没有经历过,就不懂得其中快乐。支教的意义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我们给予陇西孩子们的知识思想,另一方面是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在这里有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倒计时的半个月,我们也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汗水和爱留在陇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孩子天真求知的眼神,我们甘愿成为一缕阳光,用爱的光辉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成为一丝甘霖,用真诚的力量浸润他们进步的沃土。希望能在短短的支教时间里,尽己所能,将崂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留在思源的课堂里,留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踏上这块厚重的大地,就被诚挚的品质、进取的精神所感染。我们所能给予的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工作。晨星闪烁,就能听到支教老师的脚步声;深夜灯光,犹见支教老师备课的身影。忙碌的身影,细致的关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人,用自己的付出影响他人。让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来陇西支教的这段时间里,领导的敬业爱民,老师的辛勤爱生,学生的努力爱学,家长的淳朴善良,都深深感染者我,让我愿意为这片富饶的土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这所不断发展壮大的学校,洒下自己的一份汗水。”……支教老师的言语中满是感悟收获,也表达了担当时代使命、服务基层的赤诚与决心。他们,宛若一颗颗流星,从黄海之滨“散落”到西北小城,用知识和爱心照亮陇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之路。
为了能让崂山区支教教师安心、舒心、放心的工作生活,县教育局安排思源实验学校为支教教师提供方便的食宿条件,精心配备日常生活必需品,创建支教老师“温馨之家”。教师节来临之际,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建光和教育局党组成员赴思源实验学校慰问支教教师,为他们送上温暖和关怀,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两地一家亲,异乡似归家。
“扶贫先扶智”,开展东西部教育协作组团式帮扶,是缩小我国东西部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我们将不懈努力,艰苦探索,与崂山区学校建立更深厚的山海情谊,构建温暖舒适、幸福和谐的教育环境,让两地教育之花越开越艳。(通讯员 栾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