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北区以党建统领开放创新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稳中向好,产业迭代升级,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加码,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市北区沉静回望,总结经验,向着建功新时代的目标奋力前行。本刊特推出“数字中的市北新变”系列报道,旨在温故而知新,行稳求致远。
“1+6+N”支撑新发展格局
构建以国际邮轮港区为龙头,人工智能、国际大健康、高端新材料、跨国企业总部、数字科技、产业互联网等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为支撑,市北全域和周边空间资源等为载体的“1+6+N”产业发展布局。精选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特色产业“5大赛场、17条赛道”,推动产业发展聚势而强、全面突破。
10余个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山东省港口集团总部大厦建成投用,山东省港口集团金控、邮轮文旅、航运板块落户,中铁晋鲁豫总部大厦、世界之眼等项目开工建设。青岛国际船舶管理集聚区启动建设,青岛市航运服务业协会、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入驻国际航运中心,中日韩“海上黄金大通道”战略合作协议签订,青岛链湾研究院设立,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投入使用,百洋医药成功上市。
“5个中心”领跑RCEP试验基地建设
规划建设34.2平方公里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联合山东省港口集团加快推进基地建设。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对外开放大会举办,上海推介会新签约7个航贸金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启用,推动山东油气产业全产业链开放发展;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启用,围绕RCEP框架下企业服务先行先试;山东国际航交所启用,打造综合业务平台;青岛工业互联网创新赋能中心启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修缮RCEP商务商事中心,将深化开展青岛与RCEP成员国之间文化交流与经贸活动。
“十链合一”
通过“RCEP+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用好“十链合一”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设计链、创投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技术链、信息链的重塑,促进航运、贸易、金融和青岛本土制造业场景融合发展。
“六大先行”
以产业升级、贸易便利、服务开放、投资自由、规则应用、金融创新等“六大先行”为引领,以“十大国际化提升工程”为抓手,建立与RCEP经贸合作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造RCEP框架下国际合作新平台、对外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样板。
相关链接
“十四五”新展望
◎建设贸易便利、服务开放、投资自由,监管安全高效、国际影响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新型自由贸易园区。
◎聚焦航运产业升级,推动船舶管理上下游集聚、打造航运服务生态链、创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
◎聚焦区域投资合作,推动对日韩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与日韩高端制造合作范围,建设青岛-RCEP国际交流中心。
◎聚焦物流枢纽建设,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中日韩“海上黄金通道”建设。
◎聚焦贸易创新发展,拓展RCEP域内大市场,发展贸易新业态,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聚焦RCEP规则,促进航运服务便利化,灵活运用原产地规则,落实数字贸易规则,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强化法律和财税服务。
◎聚焦航运金融特色,打造现代化新金融体系,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动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