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岛街道万安一路6号的胜利锦绣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建设年代较早带来的环境差、设施旧等问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今年以来,湖岛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牵头各级党组织深入群众问需求、定方案,并借助一线工作组、红色合伙人等协同力量,下大力气让老小区变了样。
胜利锦绣小区位于湖岛街道湖岛社区万安一路6号,占地33726平方米,共有楼座10栋,现居人口441户。由于楼院建设年份较早,基础设施老化,和附近的新建小区一对比,老居民们有了强烈的改造愿望。
“墙体破旧、路面坑洼、杂物乱堆乱放,这是老小区的普遍问题。加上小区有些居民把地面挖得乱七八糟,圈起来种菜,面积多达600平方米。对公共区域被私自占用,其他居民反应强烈。”湖岛社区党委书记白国莉介绍,这次街道党工委决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老旧小区“换新装”。
为了让改造后的小区更贴合居民心意,湖岛街道多次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走访居民,收集意见建议。结合群众提出的10余项需求,街道党工委从一个个细节开始研究整改方案,确定从整治圈地种菜、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文化品位三个方面进行改造。
6月16日,专项整治行动打响拆违“第一枪”。街道先组织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老党员、楼组长与圈地种菜的居民贴心交流,动员居民自行拆除,又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现场研究整改方案。经过几天的整治,17处菜地、700米圈地栅栏全部清理完毕。市北区人大代表、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捐出2500平方米的透水砖,铺上新砖后的小区地面焕然一新。
“现在好了,不光菜地没了,小区干净了,路也宽敞了,大家的心都敞亮了!”小区居民王美琴笑着说道。
在小区的东北角有一座凉亭,曾经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但时间久了,凉亭和其他配套设施都逐渐老化,顶梁掉落了,柱基也松动了,四周堆放了大大小小的垃圾和杂物。在这次整治中,街道利用“红色合伙人”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总会计师郭晓磊捐赠的5万余元,把凉亭修缮一新,新建了文化长廊,安装了便民座椅,让凉亭区域实现了休闲功能最大化。
新的凉亭再次成为居民们休闲的好去处。居民王贞说:“现在我们就喜欢在这个凉亭里聊聊天,打个牌,舒服得很!街道真是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
“里子”有了,“面子”也不能丢。针对胜利锦绣小区存在的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问题,湖岛街道组织“一线工作组”、共建单位、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等集中清理了20余处卫生死角,粉刷了38个单元楼。
针对居民提出的“多一点文化味”的需求,街道在小区出入口安装了1组宣传栏,还在万安一路6号小区围墙上设置了17处扇形铁艺展示牌,设计了“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和谐文明之风。
湖岛街道党工委书记房浩介绍,这次集中整治不光治理了楼院卫生、老旧设施、乱停车、空中飞线等问题,还结合居民需求,在一处物业小区内协调安装晾衣竿13处,在一处开放式楼院绘制60平方米的文化墙一处,安装挡车杆2处,并拟增设电动车充电桩1处。“街道接下来将对小区进行常态化管理,让老小区也有较高的生活品质,让居民在这儿住着既舒心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