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即墨区灵山街道索戈庄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中药材的清香。时下正值丹参收获季节,田地里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
挖、拣、装,农民三五成群,分工明确,正熟练地采收着丹参,一袋袋丹参整齐地堆在路旁等待货车运走。从田间地头、晾晒广场到加工车间,采挖、收集、整理、分拣、烘干,每一道工序操作现场,都能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丹参种植户的脸上绽开了质朴的笑容,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丹参亩产量约4000斤,丹参长势好、价格高,每亩增收6000余元,不少农户从中受益。”在丹参收获现场,该网格党支部书记张德强说。
据了解,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具有降低血压、活血散淤、消炎止痛等功效,尤其对冠心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又可靠的天然中药。灵山街道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合丹参生长,丹参酮含量比市面上高3倍之多。
灵山街道坚持“打造品牌、突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初步构建起了一个中药材新品种试验示范、科技成果转化、栽培管理、采收储运、物流加工、生态旅游、技术服务等要素为一体,“产、加、储、销、游”均衡布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立足区域特点和中药材特性规划产业布局,灵山街道深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种哪些中药材是根据市场需求定的,收购以后,由我们自己的中药厂进行加工,如果有剩余,便与三九等中药厂合作。”作为灵山街道发展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青岛海缘道地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光利说,公司不仅开展中药材的种植、收购、物流和贸易,还向基地与农户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药材种苗的繁育、种子代购等其他服务,保证药材的产量,签订合同约定最低收购价则保证了农民的收益。
“随着市民保健意识的提高,中药材的市场行情也逐年攀升,今年丹参每亩增加1500到2000元的纯利润。” 于光利表示,我们将立足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