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诊治,脑血管病急危重症诊治,神经变性病诊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医师分会委员、老年医学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分会委员。
“潘主任、姜大夫!谢谢你们给我手术做的如此成功,我也办理好报销了,这就出院了!”患者于先生激动地紧紧握住了姜楠主治医师的手。“也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潘显辉主任如此说。
病人于先生一个半月前因突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平度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支架治疗,住院期间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开口均重度狭窄!在上级医院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植入右侧颈动脉支架、右侧椎动脉支架各一枚后,患者在造影中发现左侧椎动脉狭窄非常严重,仅有线样纤细血流、为闭塞前状态,因患者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风险较大,不适合同时治疗。
重度狭窄、线样血流 重度狭窄、钙化斑块、长节段病变
考虑到青岛治疗存在不便,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平度市人民医院门诊咨询。神经内一科姜楠主治医师在接诊患者后,细致询问病情、梳理既往诊疗记录,认为患者脑动脉、心脏冠状动脉多发狭窄,在前次治疗之后,本次治疗左侧椎动脉狭窄能有效降低患者脑血栓发生风险。然而,于先生需要处理的血管如同河道一样,淤积阻塞程度及长度都很重,姜大夫意识到这是一块硬骨头。遂汇报潘显辉主任,经介入小组充分的术前研判、讨论,预估手术风险,确定了左侧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处理步骤:这个手术如同挖通塌陷的隧道,首先需要探明路径,然后重建管腔,同时要清除脱落的“碎石”预防再次塌方,避免病变部位的血栓被血流冲刷带进脑内分支血管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患者预后的重中之重。另外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开通不成功、血管夹层等极高的风险。但是,病人的信任,让我们充满信心。
12月11日,脑血管造影评估发现前期植入的颈动脉、椎动脉支架血流通畅,但是之前血流缓慢的左侧椎动脉如我们术前预料的一样,已经完全不显影,明确为近期闭塞。
远端 通过肌支缓慢代偿 椎动脉开口 闭塞
考虑到脑动脉开通手术的高风险,潘主任再次与家属沟通,于先生的妻子说:“老于就交给你们了,既然决定在咱们人民医院治疗,我们就相信你们!”。病人的信任无异是医务人员最好的强心针,但是我们也充分做好了术中取栓的准备。手术中微导管到达血管远端后,造影明确无继发新鲜血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选择小号球囊对闭塞段分段扩张,跟进指引导管到闭塞椎动脉内进行多次抽吸,为了清除闭塞段内可能存在的栓子及脱落的斑块碎屑,左侧椎动脉终于成功恢复了向颅内供血,手术成功了一大半!紧接着,我们选了一枚长SD支架放在血管开口处,又桥接了一枚冠脉涂层药物支架,大大降低了手术花费和血管再次狭窄的可能。术中、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
血流稳定,结束手术
远端
桥接冠脉药涂支架
球囊扩张
后
仍重度狭窄,
决定植入
支架成形
该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家属和患者对平度市人民医院神经介入团队的信任,也得益于医院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因椎动脉开口的病变节段一般较短,于先生的开口支架型号属于“大号”,是平度市人民医院临时采购的器械。为了能让患者在术后第3天顺利出院,设备科王伟伟主任亲自协调临时采购器械的审批,每一个职能部门的签字。最终,于先生顺利报销后出院,家属和病人对平度市人民医院临床科室的卓越技术、职能部门的坚实支持竖起了大拇指。这一例椎动脉闭塞开通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平度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血管内介入水平再上一个新高度。
相关链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高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综合征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的严重健康威胁。脑动脉闭塞再通手术一度因为理念、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以及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曾经是介入手术的禁区。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理念的更新和循证医学数据的支持,国内已有专家共识支持在准确评估、手术经验较为丰富、能够把控手术并发症的中心开展脑动脉闭塞开通,恢复生理状态的供血途径。平度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 自2007年潘显辉主任医师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归来后即开展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近年又先后派出姜楠主治医师、刘彦伟主治医师、张晓斌住院医师等赴省内外知名神经介入中心学习颅内动脉狭窄、闭塞开通、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等先进技术,为平度市人民医院建设高级卒中中心奠定了基础。
专家介绍
潘显辉
任显芝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