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着筷子练微笑、学习标准化服务手势、备课流动课堂……3月5日,即将踏上校车照管员岗位的王莲青等六名职工正在接受岗前培训。从公交乘务员“变身”校车照管员的职工,这已经是第二批。自调整重组以来,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以打通转岗通道、选树劳模工匠、人才联合培养等为着力点,积极为职工搭建发展平台,让职工在工作中树立理想、提升素质、解决难题,从而能够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公交乘务员转岗校车照管员受到“鲜花鼓励”
近年来,公交线网不断优化调整,岛城无人售票公交线路进一步普及,公交乘务员的需求量也随之下降,职工安置成为公交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2021年12月,在城运控股公交集团372路公交车担任售票员的黄童、任海燕、王燕丽三人,主动选择来到城运控股交运集团的专业校车板块,接受比以往工种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校车照管员。经过公司的系统培训,她们三人全部考核合格,于2022年1月正式走进校车车厢,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变。
黄童三人“二次创业”的努力和蜕变,受到了集团内部上下的一致称赞,并被各大媒体报道。3月3日,城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亮一行,向黄童三人送上鲜花和妇女节的祝福,感谢她们为推动集团一体化改革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刘学亮称赞她们:“你们有胆量、有魄力、有眼界、有信心,为你们勇于选择、敢于融入新环境的行为点赞!”
受到黄童等一批敢为人先的“开路先锋”的影响,曾是374路公交车乘务员的王莲青等六人,也于今年3月初转岗为校车照管员,第二批“校车新人”正在为正式上岗而“充电”。
“人力资源内循环”为解决社会就业提出“城运方案”
手捧鲜花的黄童作为代表,讲述了加入温馨校车以来接受的系统培训和学习情况,在公司“老带新”“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下,她们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她表示,正是城运控股集团的成立,原公交集团、交运集团整合在一起,才为她们打通了转岗通道,提供了跨业务板块实现职业转型的机遇。
两批人员的成功转岗,还得益于城运控股集团“人力资源内循环”方案的实施。通过对闲置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再培养,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推进集团一体化改革,为员工提供实现价值的新平台,这既是对职工负责的举措,也为解决社会就业的全国性难题提供了“城运方案”。
企业“搭台”让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自调整重组以来,城运控股集团积极为职工搭建发展平台,让职工在工作中树立理想、提升素质、解决难题,从而实现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2021年,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举办第一届“城运杯”技能大赛,涉及到公交车驾驶员、校车照管员、货车司机、汽车维修工、公交调度员等十余个岗位,覆盖17000余名一线职工。赛后,各竞赛项目冠军被授予“城运工匠”称号,优秀选手受到表彰奖励。同年,举行“展示城运新形象 温馨服务大提升”百日竞赛活动,评选出170个优秀团体及个人,并启动“服务赋能美好出行”双百双十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在比赛的带动下,企业各板块争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工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为职业发展“充电续航”。
作为青岛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项目试点单位,城运控股集团以技能比赛和培训为抓手,不断创新劳模工匠选树机制,涌现出全国劳模、公交驾驶员王艳,城运首席工匠、校车照管员徐丽等一大批交通行业的榜样,并通过他们传帮带的“排头兵”作用,帮助职工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提升职业素养和水平。
城运控股集团还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打造“百千万”人才培育提升工程,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依托高校、职业院校的深厚教学资源,搭建职工继续教育平台。与青岛开放大学合作成立青岛开放大学城运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组织班组长赋能培训,提升基层职工的专业能力。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设中层干部综合提升培训班,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战略创新和科学决策能力。
新环境、新征程,勇于突破自我的“黄童们”正在探索中奋力成长、逐梦前行,而作为他们坚实的后盾,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多为职工“搭台”的有效做法,在新的形势下,不断破题、破局、破浪前行,在建设国内一流交通运输企业、打造“大交通”格局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通讯员 邢路 游萌羽 谭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