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青岛地铁“金腰带”4号线新里程碑:首次同步实现供电、通信“双通”

0
分享至

5月30日,地铁4号线供电、通信“双通”仪式在登瀛车辆基地举行,青岛地铁首次实现供电、通信同步“双通”,标志着4号线顺利实现了又一里程碑节点,即将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青岛地铁4号线作为山东省2022年重大项目之一,在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起到“穿线成网”的重要作用。为实现4号线高质量开通,青岛地铁集团以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勇挑重担,加压奋进,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纪录,打造新标杆。

创新绩:首次实现“双通”

电通和通信通是地铁线路建设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节点,也是开展设备调试的必要前提。电通就是实现线路正式电源全贯通,相当于地铁系统运转“引擎”启动,可为全线设备运转调试提供正式电源。通信通相当于地铁系统运转联络“高速公路”打通,可为全线人、设备间通信提供通道。

为积极响应国家智慧城轨建设号召,青岛地铁4号线各设备系统应用了多项新兴信息技术,如搭建车辆、供电、电扶梯等智能运维系统,均为青岛地铁首次应用。尽早开展设备调试验证系统功能是4号线工程建设的迫切需求,电通和通信通则是开展设备调试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只有电通后,才能开展通信系统设备调试实现通信通,工序紧密,环环相扣。为尽早开展设备调试,青岛地铁集团提前谋划,多方研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创造条件开展设备安装调试,创纪录同步实现“电通”“通信通”双节点目标,为青岛地铁首次,标志着地铁4号线正式进入调试阶段。

创新法:安装调试齐头并进

4号线多数车站位于主城区,施工制约因素较多。为确保工期节点,供电、通信系统紧盯前序作业面,提前将设备吊运至设备房区域,在设备房砌筑完成后第一时间组织房内设备安装工作,极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建设高峰期关键设备总量达3500余台,主干线缆总量超过1000公里,高峰时段全线50余个班组同时作业,现场施工人数超1500人,设备安装阶段人员、机械量投入创青岛地铁之最。

供电系统设备数量多、单体重量大,设备吊装任务艰巨。在保证铺轨作业的前提下,供电系统紧盯铺轨基地及车站吊装作业间隙,利用有限的吊装作业点,在轨通前完成25个车站设备吊装及运输,全线累计同步完成吊装作业750个台班。特别在吊装完成后,仅用16天完成150公里环网电缆敷设,25天完成8个变电所施工及调试任务,确保电通节点。

通信系统提前敷设8000米临时供电电缆,设置12台临电稳压设备,现场近百人24小时不间断开展调试工作,同时创新调试组织方案,提前搭建设备模拟调试环境,先期完成设备单体配置和系统间接口测试,提前功能验证,缩短现场调试时间,降低故障率;实践“安装一个站点、检查一个站点、通电一个站点、调试一个站点、验证一个站点、单站调试一日内完成”的控制措施,最终“无缝衔接”完成通信系统传输、无线和电话的全部调试任务,提前实现通信通。

创新举:五大应用提质增效

地铁4号线供电、通信系统在青岛地铁内创新采取多种创新应用,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

创新一:首次采用供电智能运维系统

相当于给供电系统加入“智慧大脑”,助力提升运维效率。通过在地铁供电设备上部署多种传感器、动态视频监控等现场监测装置,实现远程在线监测、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设备周围的环境状况,当设备出现故障或现场发生异常时,能在第一时间自动采集信息,并向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发送监测信息和报警信息,运维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对现场进行监听、监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运营人力成本。

创新二:首次在供电接触轨上运用故障自动定位功能

通过自动测距迅速精准地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快速排除故障。接触轨是给地铁列车运行提供电源的第三轨,为增加列车运行可靠性,供电系统应用故障自动测距功能,实时监测接触轨运行状况,实现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识别故障位置,第一时间引导运营人员查找故障点位置,代替原来人工下轨行区排查故障,极大程度上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轻运营维护人员负担,为供电系统持续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创新三:首次采用更节能高效的SCB12型配电变压器

地铁线路中每个站都需要配电变压器,将35千伏电源降压成400伏电源,为车站设备运转提供可靠电源。根据电压器设备特性,在变压过程中会有一定能量的损耗。为了最大程度上节能减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技术人员通过优化设备选型,首次采用了SCB12型配电变压器,较传统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20%。节约能耗的同时,还优化了变压器测温技术,通过采用光纤测温更加精准,为设备保护和维护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创新四:采用无轨测量定位技术

可以实现在地铁铺轨前,通过先进的模拟和测量技术,提前定位设备安装位置。此举打破了后续施工安装定位数据受制于铺轨进程的传统,为现场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一般地铁建设电缆支架、疏散平台等安装位置需要在轨道铺设完成后确定,以轨道作为参照物进行测量定位,而轨道和后续施工工序衔接紧密,留给设备材料选型和生产的时间极其有限。为最大程度争取工期,青岛地铁4号线创新采用无轨测量定位技术,不用等铺轨完成,采用特殊工装提前利用土建结构基准点精准定位设备安装高度,提前确定材料选型,有效解决了材料生产周期对施工进度的制约。

创新五:率先试点应用模块化封堵

既起到了防火、防潮的作用,又提高了整体牢固度和美观性。打破原有防火泥封堵的做法,采用线缆与模块紧密贴合,防火、防潮等防护性能指数级提升,有效整合大数量、多型号线缆穿线防护。穿线部位整齐美观,坚实牢固,解决了常规封堵易松散、易脱落、防护性能差的缺点。

青岛地铁4号线是贯穿市区中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西起人民会堂,东至大河东站崂山风景区,全长约31公里,线路设车站25座,其中12座换乘站,是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金腰带”,起到“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的重要作用。线路串联市南、市北和崂山3个主要城区,沿线经过11所学校、8家大型医院,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大动脉”,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当前青岛地铁4号线已进入关键阶段,将陆续开展限界检查、冷热滑、动车调试和综合联调等工作。青岛地铁集团将持续提高作风能力,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争早日实现4号线高质量开通,为岛城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为城市更新贡献地铁力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7年煎熬!71岁前皇马主帅首进欧战决赛 曾率曼城黄潜杀入欧冠4强

37年煎熬!71岁前皇马主帅首进欧战决赛 曾率曼城黄潜杀入欧冠4强

风过乡
2025-05-09 12:11:05
70岁崩牙驹澳门聚会喝茅台,美女敬酒,身边惊现京城神秘大佬!

70岁崩牙驹澳门聚会喝茅台,美女敬酒,身边惊现京城神秘大佬!

牛锅巴小钒
2025-04-24 11:39:45
7-1!英超残暴一幕:联赛第15暴揍西甲第4 下赛季将派出6队踢欧冠

7-1!英超残暴一幕:联赛第15暴揍西甲第4 下赛季将派出6队踢欧冠

风过乡
2025-05-09 06:58:22
波音给中国回信了!要求中方接收飞机,还声称要再给中国一个机会

波音给中国回信了!要求中方接收飞机,还声称要再给中国一个机会

归客历史
2025-05-08 08:35:08
易建联昨天和王仕鹏一同出席活动 阿联退役后反而瘦了?

易建联昨天和王仕鹏一同出席活动 阿联退役后反而瘦了?

直播吧
2025-05-09 09:12:20
普京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圆满完成?下个月将从乌东四州撤军?

普京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圆满完成?下个月将从乌东四州撤军?

V记录号
2025-05-08 22:10:44
冰雹天致西安机场T5航站楼漏雨 乘客讲述:登机口天花板漏雨、弥漫灰尘

冰雹天致西安机场T5航站楼漏雨 乘客讲述:登机口天花板漏雨、弥漫灰尘

红星新闻
2025-05-09 12:00:13
美哭!赵心童女友衣品被热议,80万播放量,网友评论炸锅

美哭!赵心童女友衣品被热议,80万播放量,网友评论炸锅

振华观史
2025-05-07 11:52:01
张颖颖发文高调晒新房!被网友吐槽:这房子让人戳一辈子脊梁骨!

张颖颖发文高调晒新房!被网友吐槽:这房子让人戳一辈子脊梁骨!

扒星人
2025-05-09 10:16:19
不带娃就别生!看完17岁谢振轩对弟弟的管教,才知什么是长兄如父

不带娃就别生!看完17岁谢振轩对弟弟的管教,才知什么是长兄如父

清游说娱
2025-05-07 10:16:21
江西一路段因密集超长减速带被称“结石患者福音”,当地回应

江西一路段因密集超长减速带被称“结石患者福音”,当地回应

大象新闻
2025-05-08 16:42:12
原来刘畊宏夫妇,他们有一个大团队啊,果然没有普通的网红

原来刘畊宏夫妇,他们有一个大团队啊,果然没有普通的网红

西楼知趣杂谈
2025-05-08 12:12:55
广东一地挖出“黄金土”,专家:具体成分需等待检测报告

广东一地挖出“黄金土”,专家:具体成分需等待检测报告

齐鲁壹点
2025-05-08 15:14:11
那个在课堂上喊“灭日本”的教授走了七年:他用一生死磕的真相

那个在课堂上喊“灭日本”的教授走了七年:他用一生死磕的真相

风城春史
2025-05-07 06:50:05
TikTok上的国产水管,在美国花园“卷”起来了!

TikTok上的国产水管,在美国花园“卷”起来了!

澎湃新闻
2025-05-08 16:30:15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兰姐说故事
2025-04-28 10:00:09
又见双面人!曝著名女星辱华,录音曝光大骂中国人,遭剧方除名

又见双面人!曝著名女星辱华,录音曝光大骂中国人,遭剧方除名

梦史
2025-05-08 15:15:54
黄圣依给天底下想离婚的女人上了一课:离婚后,你就没有家了

黄圣依给天底下想离婚的女人上了一课:离婚后,你就没有家了

她时尚丫
2025-05-08 21:57:09
美国众议院或将起诉中国三大运营商

美国众议院或将起诉中国三大运营商

C114
2025-05-08 10:16:27
第一次去闺蜜家上厕所,刚进去我脸通红,这也太会享受了,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

第一次去闺蜜家上厕所,刚进去我脸通红,这也太会享受了,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

装小宅
2025-05-08 08:52:49
2025-05-09 12:24:49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俄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两国声明直接点名美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俄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两国声明直接点名美国

财经要闻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体育要闻

面对一群天赋怪,阿森纳只能接受失败

娱乐要闻

张柏芝把锋菲恋的体面彻底踩在了脚下

科技要闻

理想新车打折卖?激光雷达、Thor-U都配上了

汽车要闻

绝对能省心过日子 荣威D6满足家用车三大标准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加沙多地遭袭 巴武装人员与以军激烈战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