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市文旅局获悉,经国务院同意,2022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其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高的地方共10个城市,山东省青岛市名列其中,激励措施包括从2022年起两年内,对激励城市在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时予以倾斜支持,择优确定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青岛市将以此次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领域激励城市为契机,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城市愿景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等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据介绍,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领导。在前期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影视产业、音乐演艺、创意设计、数字文旅、海洋旅游、融合业态旅游等领域,通过政府鼓励、支持、引导,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擦亮“电影之都”“音乐之岛”“博物馆之城”品牌和四季文旅活动品牌,力争把青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成立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专班推进产业发展,现代海洋旅游产业、影视文化产业两大特色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聚看云科技公司入选省“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获评数量居山东省首位。加大力度帮扶企业纾困,围绕六大领域,制定18条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发放纾困资金2686万元,1-4月份,全市规上文化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下一步,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培育壮大文旅企业等市场主体,夯实园区、基地等产业载体,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能,不断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从2018年起连续四年以市办实事形式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市、区(市)两级文旅惠民消费活动累计发放政府补贴资金8300余万元,惠及群众700余万人次,直接拉动文旅消费5.2亿元,间接实现经济效益116.3亿元。即墨古城获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5月30日,青岛市2022年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正式启动,坚持政府引导、常态普惠、多元融合、创新发展的原则,利用财政资金对景区门票、星级酒店、星级民宿、旅游产品、文旅体验、数字文化、艺术培训、图书报刊、文创产品、文艺演出、影视动漫、文博非遗等十二类项目的消费者进行直接补贴,争创更多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56家国有A级景区免费半年,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实施文旅产业数字化战略。支持企业创新,培育了青岛金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数字文旅企业,新认定了青岛海信科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十佳企业,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争取尽快出台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加强内容原创建设,推动文化创意、沉浸式业态、海洋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发展壮大。
不断完善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体系。与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中国银联青岛分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服务文旅产业战略布局。成立青岛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青岛银行文创支行等专业文化金融服务机构。设立三支市级文旅产业引导基金,投资的冬奥主题电视剧《冰雪之名》,在主要卫视和网络平台播放。科学搭建企业服务平台载体,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国内唯一一家省级音乐版权交易中心——山东省音乐版权交易中心,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创立“文旅金声”服务品牌,举办金融机构服务产业活动。下一步,常态化推进政银企对接,强化文旅金融服务,争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提升对外文化贸易质量和水平。目前初步形成乐器、油画、非遗工艺品等为主的文化贸易产品体系,创新性发展艺术品保税仓储交易、新媒体传媒、直播电商等产业,实现国产动漫版权IP成功输出韩国。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共建青岛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开拓好国内、境外两个市场,争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2022年,持续推进总投资2893亿元的98个文旅大项目。依托10余所驻青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优势,引进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等一批优质人才培育项目,加快人才培育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