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流调快一秒,风险少一分!市疾控中心“追阳人”奋战即墨,24小时捕捉病毒

0
分享至

对确诊病例轨迹“复盘”、捕捉隐匿在环境中的“病毒”……即墨发生疫情以来,青岛市疾控中心派出流调专班成员在即墨现场指挥部流调组工作。日日夜夜,这些工作人员24小时与病毒不断“赛跑”,化身“福尔摩斯”,争分夺秒地查找隐匿在环境中的“病毒”,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调,真正将密接者、次密接者全部隔离,彻底阻断疫情蔓延。

流调队员分析研判

“锁定”感染者

迅速汇总轨迹查找密接者

流调工作一直是病毒追查中的重点工作,一旦出现新的感染者,市疾控中心流调专班人员会立即锁定源头,严格追查密接者、次密接者。9月14日凌晨2时,省市区疫情处置即墨现场指挥部流调组工作群发出一条指令:突发新增感染者,请2组立刻跟进流调!忙了一天的市疾控中心流调专班人员綦斐猛地坐直起来,新增感染者的出现,并不在预计范围内。她知道,这个病例的突然出现,可能会影响社会面清零工作的进展。 “追阳”程序必须快速启动,“追阳”工作必须快速、准确、全面。

在她的调配下,相关人员拨通了病例的电话: “您好,我是即墨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流调工作人员,您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需要了解您的一些信息,请您配合。” 电话流调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过去7天行动轨迹,都去过哪些场所,接触过什么人,家里人的情况,自己身体的症状等等”……病例的核心信息一点点收集呈现。

綦斐介绍,电话流调只是第一步,流调队员通过电话流调与大数据信息多次比对、核实后,及时将病例行动轨迹等信息汇总,会制作成个案信息表、风险点位表和密接、次密接一览表。“人和地点信息是流调关注的重点,也是后期制作流调报告的‘骨架’”。 綦斐介绍,流调“追阳”工作有“三个时限”即“1+2+24”要求:本地流调队1小时内到达现场,2小时内快速上报核心信息,24小时内完成首轮流行病学调查。无论多么复杂的“追阳”任务必须遵循这个时限完成工作。

流调队员现场工作

研判感染者4处风险点

“风险点位有哪些”“风险人群有哪些”“传播链的来源是哪里” 组内流调队员兼研判员——青岛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促进所的王瑞,根据电话流调情况进一步研判分析该新增病例的风险点位有4处,分别是工作单位、超市、父母家和本社区,风险人群就需要从这些风险点位中快速排查出来。

作为研判员,王瑞提议,要去现场仔细了解感染者工作单位和相关风险场所的设施布局、面积、人员活动情况等信息,以及涉疫单位人员、管理运营等状况,从而为疫情发展趋势研判提供更扎实的材料。

为保证流调准确性,研判员必须和流调队员一起去一线,结合现场场景、流调报告判断流调队员确定的排查点位是否正确、是否存有遗漏、是否有时间盲点,以及是否还有不明确的密接人员待判等。

现场初步调查完成已是当天早上七点多。队员们将各自的信息汇总,回到流调组立刻撰写报告,打电话落实密接、次密接人员详细信息,信息员开始在流调系统内分批次推送风险场所、采取隔离转运措施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给省内外其他地区发协查函……

流调队员在公安协助下查看监控录像分析研判

早上九点,感染者所有的初步流调工作全部收尾,组内召开会议开展流调复盘工作。组内的兼职质控员根据病例2小时核心信息分析可能遗漏的线索和存在问题,提出补充流调建议。质控员的职责是既要盯流调溯源全流程,也要负责流调全流程的质量控制,第一时间解决流调溯源中所遇到的问题。研判员和质控员双重盯漏,是二组独创的流调溯源策略,也是首次将研判和质量控制环节“双结合”。

精准完成“密接”排查

与病例同购物的密接人员排查成为此次流调的难点,流调队员紧盯监控屏幕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不断寻找密接的踪影:哪些人未规范佩戴口罩、哪些人与病例有过接触,都成为现场流调要排查的重点。

一线流调队员还要善于多方佐证,精确把人员锁定。流调队员有时还会主动承担起安抚患者的角色。遇上病例担心家里老人和孩子,队员会安抚对方;遇上流调对象是经营者,他们担心提供支付记录和监控录像后,会影响生意,他们会说“不用担心,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

下午4时多,新增病例流调工作完成,传播链摸排清晰,所有密接、次密接、重点人群和风险场所完成系统上传,这一场 “追病毒”之战,暂告一段落。

这只是流调工作组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的流调队伍开展着各种艰辛复杂的流调工作。

“与新冠病毒赛跑,我们的工作必须更准、更快、更全。”青岛市疾控中心主任高汝钦表示,“我们必须打造一只这样的追阳队伍,形成四个三流调模式,即:“三级流调队伍”按照“三个时限”要求,采取“三公融合”机制,落实“三字”流调工作,保证每起疫情源头明确,链条清晰,追阳断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庆通报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

重庆通报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

界面新闻
2025-07-13 20:35:48
第四国正式入局!战局突变,乌克兰挑衅中国,中方闪电反制

第四国正式入局!战局突变,乌克兰挑衅中国,中方闪电反制

智观科技
2025-07-12 17:55:04
中国女足避免意外事故!主教练遭炮轰:脸都不要了,早知道会露馅

中国女足避免意外事故!主教练遭炮轰:脸都不要了,早知道会露馅

奥拜尔
2025-07-13 17:39:44
宋清辉:大连工业大学应立即收回开除李欣莳公告 给学子改过机会

宋清辉:大连工业大学应立即收回开除李欣莳公告 给学子改过机会

宋清辉
2025-07-13 18:08:51
痛心!她走了,年仅38岁!捐献给无锡…

痛心!她走了,年仅38岁!捐献给无锡…

鲁中晨报
2025-07-13 12:16:58
俄驻华使馆高调庆祝,太过分了!

俄驻华使馆高调庆祝,太过分了!

大道微言
2025-07-12 19:47:54
冷门迭爆!474名捡漏北大,中南财经双线爆冷,网友议论纷纷

冷门迭爆!474名捡漏北大,中南财经双线爆冷,网友议论纷纷

史海流年号
2025-07-12 23:26:20
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中方在北京会见另一位美国客人,信号不寻常

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中方在北京会见另一位美国客人,信号不寻常

掌青说历史
2025-07-13 13:17:51
美国新兵推结果:中美开战7天后4万解放军阵亡,美10几个基地损毁

美国新兵推结果:中美开战7天后4万解放军阵亡,美10几个基地损毁

阿器谈史
2025-07-12 18:38:43
李X莳的瓜,让我震撼到了……

李X莳的瓜,让我震撼到了……

麦杰逊
2025-07-13 13:43:24
宗庆后与小21岁浙大女子:生3子女均美国籍,身份被扒,照片流出

宗庆后与小21岁浙大女子:生3子女均美国籍,身份被扒,照片流出

博士观察
2025-07-13 11:53:59
今年第5号台风“百合”生成,下周上海天气如何?

今年第5号台风“百合”生成,下周上海天气如何?

上海嘉定
2025-07-13 16:06:44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银河史记
2025-07-12 15:44:33
21岁女子进厂打工工资4500元,忍不住伤心流泪:读大专花了十几万

21岁女子进厂打工工资4500元,忍不住伤心流泪:读大专花了十几万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7-13 09:58:06
部分铅中毒幼儿出院,多位家长质疑,作案动机待解

部分铅中毒幼儿出院,多位家长质疑,作案动机待解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13 14:32:08
景德镇瑶里古镇收门票致村民不满,村民纷纷指引游客逃票,景区回应

景德镇瑶里古镇收门票致村民不满,村民纷纷指引游客逃票,景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7-13 17:19:45
机场摆渡车挤满人疑没开空调闷热难耐,女乘客晕倒后有人砸窗自救;西宁曹家堡机场:正介入调查

机场摆渡车挤满人疑没开空调闷热难耐,女乘客晕倒后有人砸窗自救;西宁曹家堡机场:正介入调查

大风新闻
2025-07-13 17:53:02
让男友买机票,和老外缠绵的女大学,被大连工业大学开除了

让男友买机票,和老外缠绵的女大学,被大连工业大学开除了

汉史趣闻
2025-07-13 09:10:10
太虐心!女护士惨遭同居男友割喉!日记内容曝光……多方最新发声

太虐心!女护士惨遭同居男友割喉!日记内容曝光……多方最新发声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15:45:17
猛料!以军F-15战机冲突期间险些紧急降落伊朗

猛料!以军F-15战机冲突期间险些紧急降落伊朗

看看新闻Knews
2025-07-13 19:28:06
2025-07-13 21:15:00

头条要闻

落石砸车致司机身亡家属向政府索赔百万 遗体尚未安葬

头条要闻

落石砸车致司机身亡家属向政府索赔百万 遗体尚未安葬

财经要闻

宗馥莉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体育要闻

杨瀚森两战20+9+8 隔扣成最大亮点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先找到自己,再养好孩子

数码要闻

机械革命发布耀世 15 Pro 轻薄游戏本,Meteor Lake 版率先登场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四款日本题材话题大作即将登场!你最期待哪款?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