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流调快一秒,风险少一分!市疾控中心“追阳人”奋战即墨,24小时捕捉病毒

0
分享至

对确诊病例轨迹“复盘”、捕捉隐匿在环境中的“病毒”……即墨发生疫情以来,青岛市疾控中心派出流调专班成员在即墨现场指挥部流调组工作。日日夜夜,这些工作人员24小时与病毒不断“赛跑”,化身“福尔摩斯”,争分夺秒地查找隐匿在环境中的“病毒”,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调,真正将密接者、次密接者全部隔离,彻底阻断疫情蔓延。

流调队员分析研判

“锁定”感染者

迅速汇总轨迹查找密接者

流调工作一直是病毒追查中的重点工作,一旦出现新的感染者,市疾控中心流调专班人员会立即锁定源头,严格追查密接者、次密接者。9月14日凌晨2时,省市区疫情处置即墨现场指挥部流调组工作群发出一条指令:突发新增感染者,请2组立刻跟进流调!忙了一天的市疾控中心流调专班人员綦斐猛地坐直起来,新增感染者的出现,并不在预计范围内。她知道,这个病例的突然出现,可能会影响社会面清零工作的进展。 “追阳”程序必须快速启动,“追阳”工作必须快速、准确、全面。

在她的调配下,相关人员拨通了病例的电话: “您好,我是即墨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流调工作人员,您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需要了解您的一些信息,请您配合。” 电话流调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过去7天行动轨迹,都去过哪些场所,接触过什么人,家里人的情况,自己身体的症状等等”……病例的核心信息一点点收集呈现。

綦斐介绍,电话流调只是第一步,流调队员通过电话流调与大数据信息多次比对、核实后,及时将病例行动轨迹等信息汇总,会制作成个案信息表、风险点位表和密接、次密接一览表。“人和地点信息是流调关注的重点,也是后期制作流调报告的‘骨架’”。 綦斐介绍,流调“追阳”工作有“三个时限”即“1+2+24”要求:本地流调队1小时内到达现场,2小时内快速上报核心信息,24小时内完成首轮流行病学调查。无论多么复杂的“追阳”任务必须遵循这个时限完成工作。

流调队员现场工作

研判感染者4处风险点

“风险点位有哪些”“风险人群有哪些”“传播链的来源是哪里” 组内流调队员兼研判员——青岛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促进所的王瑞,根据电话流调情况进一步研判分析该新增病例的风险点位有4处,分别是工作单位、超市、父母家和本社区,风险人群就需要从这些风险点位中快速排查出来。

作为研判员,王瑞提议,要去现场仔细了解感染者工作单位和相关风险场所的设施布局、面积、人员活动情况等信息,以及涉疫单位人员、管理运营等状况,从而为疫情发展趋势研判提供更扎实的材料。

为保证流调准确性,研判员必须和流调队员一起去一线,结合现场场景、流调报告判断流调队员确定的排查点位是否正确、是否存有遗漏、是否有时间盲点,以及是否还有不明确的密接人员待判等。

现场初步调查完成已是当天早上七点多。队员们将各自的信息汇总,回到流调组立刻撰写报告,打电话落实密接、次密接人员详细信息,信息员开始在流调系统内分批次推送风险场所、采取隔离转运措施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给省内外其他地区发协查函……

流调队员在公安协助下查看监控录像分析研判

早上九点,感染者所有的初步流调工作全部收尾,组内召开会议开展流调复盘工作。组内的兼职质控员根据病例2小时核心信息分析可能遗漏的线索和存在问题,提出补充流调建议。质控员的职责是既要盯流调溯源全流程,也要负责流调全流程的质量控制,第一时间解决流调溯源中所遇到的问题。研判员和质控员双重盯漏,是二组独创的流调溯源策略,也是首次将研判和质量控制环节“双结合”。

精准完成“密接”排查

与病例同购物的密接人员排查成为此次流调的难点,流调队员紧盯监控屏幕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不断寻找密接的踪影:哪些人未规范佩戴口罩、哪些人与病例有过接触,都成为现场流调要排查的重点。

一线流调队员还要善于多方佐证,精确把人员锁定。流调队员有时还会主动承担起安抚患者的角色。遇上病例担心家里老人和孩子,队员会安抚对方;遇上流调对象是经营者,他们担心提供支付记录和监控录像后,会影响生意,他们会说“不用担心,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

下午4时多,新增病例流调工作完成,传播链摸排清晰,所有密接、次密接、重点人群和风险场所完成系统上传,这一场 “追病毒”之战,暂告一段落。

这只是流调工作组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的流调队伍开展着各种艰辛复杂的流调工作。

“与新冠病毒赛跑,我们的工作必须更准、更快、更全。”青岛市疾控中心主任高汝钦表示,“我们必须打造一只这样的追阳队伍,形成四个三流调模式,即:“三级流调队伍”按照“三个时限”要求,采取“三公融合”机制,落实“三字”流调工作,保证每起疫情源头明确,链条清晰,追阳断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000万人吃掉40%财政收入!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的现状,必须改变

8000万人吃掉40%财政收入!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的现状,必须改变

人物娱记
2023-11-28 13:00:03
浙江夫妻梦到亡女托梦求救,不顾反对挖坟开棺,有了惊人发现

浙江夫妻梦到亡女托梦求救,不顾反对挖坟开棺,有了惊人发现

纸鸢奇谭
2023-11-21 23:34:38
两女子入住酒店,男性员工刷卡进入 酒店赔付20倍房费:将开除涉事员工

两女子入住酒店,男性员工刷卡进入 酒店赔付20倍房费:将开除涉事员工

红星新闻
2023-11-29 19:52:31
女子在阿里车祸接受献血被救,本是正面新闻,硬被她吹牛成特权,遭网暴反噬

女子在阿里车祸接受献血被救,本是正面新闻,硬被她吹牛成特权,遭网暴反噬

小萝卜丝
2023-11-29 19:03:33
17名缅甸士兵带枪出逃!当着中国海军的面,缅甸海军丢人丢大了

17名缅甸士兵带枪出逃!当着中国海军的面,缅甸海军丢人丢大了

第一军情
2023-11-29 16:08:09
敏昂莱:我刚说有大国干涉缅北,大国马上就军演和派军舰来找我

敏昂莱:我刚说有大国干涉缅北,大国马上就军演和派军舰来找我

明理大先生
2023-11-29 14:07:47
老人去世,女儿整理遗物发现宝石项链,专家:20多年前就该上交!

老人去世,女儿整理遗物发现宝石项链,专家:20多年前就该上交!

财经婉儿
2023-11-29 18:06:29
美高官:拜登要求以色列“提高军事行动准确性”

美高官:拜登要求以色列“提高军事行动准确性”

参考消息
2023-11-29 15:00:14
埃尔多安:“以色列必须上国际法庭受审”

埃尔多安:“以色列必须上国际法庭受审”

参考消息
2023-11-29 15:11:17
知名女主持人自曝被好友骗光所有积蓄!

知名女主持人自曝被好友骗光所有积蓄!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9 00:15:15
突发!7900亿资产规模银行原董事长被查

突发!7900亿资产规模银行原董事长被查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9 16:07:19
绝对大事件!敏昂莱有意向美国纳投名状,企图引入外部势力干预?

绝对大事件!敏昂莱有意向美国纳投名状,企图引入外部势力干预?

杂谈哥闲谈
2023-11-27 22:04:39
广州银行原董事长姚建军被查,曾掌舵该行15年之久

广州银行原董事长姚建军被查,曾掌舵该行15年之久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16:52:07
“血槽姐”哪家千金!自称在阿里病危后动员当地所有公务员献血,再包机转华西

“血槽姐”哪家千金!自称在阿里病危后动员当地所有公务员献血,再包机转华西

小萝卜丝
2023-11-29 13:56:26
货币战,输了!汇率大跌,经济28年负增长,或被美元再次收割

货币战,输了!汇率大跌,经济28年负增长,或被美元再次收割

财说得明白
2023-11-29 11:09:19
“史上首位AI女优”来了,她是天衣无缝的数字人吗?

“史上首位AI女优”来了,她是天衣无缝的数字人吗?

娱乐资本论
2023-11-29 14:16:48
“动用所有公务人员献血”,如此炫耀让人如何“理性看待”

“动用所有公务人员献血”,如此炫耀让人如何“理性看待”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17:04:15
陕西杨凌职院一学生持刀行凶致一死一伤,家属:遇难学生头天刚陪父亲过生日

陕西杨凌职院一学生持刀行凶致一死一伤,家属:遇难学生头天刚陪父亲过生日

极目新闻
2023-11-29 17:17:31
武大校庆捐赠会场,雷军席卡摆在后排引热议:13亿换不来前三排?

武大校庆捐赠会场,雷军席卡摆在后排引热议:13亿换不来前三排?

育学笔谈
2023-11-29 13:59:15
歌曲家德德玛去世,其儿子透露离世过程,最后公开露面照曝光

歌曲家德德玛去世,其儿子透露离世过程,最后公开露面照曝光

温柔看世界
2023-11-29 11:23:32
2023-11-29 21:00:49

头条要闻

在西藏阿里遇车祸女子丈夫:大概有二十号人给妻子献血

头条要闻

在西藏阿里遇车祸女子丈夫:大概有二十号人给妻子献血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傅首尔和老刘确定离婚 评论区沦陷被骂

科技要闻

消息称华为新合资公司估值高达2500亿元,一汽和东风寻求少量股份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物象——现当代艺术邀请展” 书写二十世纪中后叶亚洲当代艺术重要实践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教育要闻

不输985/211的宝藏院校王牌专业推荐!25考研择校可参考!

公开课

35岁男子晚上腰痛,隔天猝死,医生:耽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