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扎实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在执法服务工作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不断为打造李沧美丽宜居的幸福之地作出新贡献。
当前,岛城处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热潮之中。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导和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当好“共创官”,共同提升李村商圈市容环境秩序,让商圈成为文明典范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作为岛城第一、全省前列的商圈,李村商圈人流密集、店铺林立、商贸繁荣,既是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重点区域,又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商圈区域日常管理集中体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关系到市民、游客的消费体验和青岛市的整体形象。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商圈执法中队建设,充分发挥执法报障和服务引领作用,重点理顺管理、服务、执法之间的关系,在政府职能部门、商圈管理企业、商贸企业、个体商户之间,形成管理凝聚力,构建利益共同体,有效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
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法规的行为往往相互交织,共同影响商圈环境秩序,为此,执法局多方协调,联合李沧公安分局机动大队、李村派出所、交警李村中队、轨道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分别开展联合整治行动,针对露天烧烤、地铁站周边市容秩序等问题集中治理。执法部门主要处理跨门经营、游商浮贩、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等行为。例如,对露天烧烤坚持零容忍,每周组织多次夜间专项执法行动,要求所有店外烧烤一律退路进室,对占用公共场地流动性露天烧烤一律予以取缔,持续推进露天烧烤动态清零。
平时,执法局商圈中队与公安部门、交警部门、轨道交通执法部门经常组织联合巡查,注意发挥协勤、协警、市容巡管等辅助力量的作用,形成管理合力,维护商圈秩序。
执法局广告办利用商圈人流密集、影响广泛的优势,严格落实公益广告设置发布的有关规定,督促相关公司在商圈区域内设置一百五十余块墙体公益广告,在公交站候车亭设置十余块灯箱公益广告,利用多家商场的十块大型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插播公益广告一千五百余次,宣传文明出行、尊老爱幼、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内容。
商圈中队依法查处各类非法户外广告。近日,中队拆除一处商场玻璃幕墙上不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的广告。因此处广告面积达到40平方米,且位于商场主要进出口处,为避免拆除工作影响商场正常经营,杜绝安全隐患,中队在早晨6:30开始拆除施工,在商场员工上班前,拆除完毕。
执法局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商圈中队在餐饮经营业户等重点领域生活垃圾分类和燃气安全执法过程中,同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发放《致业主的一封信》,让从业者充分了解法律法规规定,自觉守法依规经营。对李村夜市的经营业户,商圈中队采取口头宣传、上门劝导、座谈会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加强环保、市容、卫生方面的法规宣传。在禁止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执法行动中,执法局会同李沧公安分局机动大队在商圈步行街开展“倡导文明祭祀 共建洁净美好家园”主题普法宣传,发放宣传单页,回答市民疑问,倡导文明祭祀方式。
李村商圈的超高人气,催生了繁荣的夜经济,李村夜市成为青岛最大的夜市之一。为了避免环境杂乱、安全风险、管理缺失等“夜市并发症”出现,执法局会同李村街道强化日常管理,以执法促守法,以规范促发展,多次约谈夜市管理方,督促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提升硬件设施,杜绝使用罐装燃气,足量配置消防器材,确保用电设备安全。遇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时,及时调整经营、防范风险。目前,李村夜市实现了经营范围和标识、餐车设施、经营时间、垃圾清运等方面“四统一”,健全了业户不规范经营退出机制,从根源上减少了违法违规行为出现。
同时,交警李村中队等部门在商圈施划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步行街出入口也设置了限行装置,避免摩托车等机动车辆进入步行街。
今天的李村商圈成为岛城首屈一指的最大商圈,经济活力迸发的同时,市容环境“洁序净美”,人人参与文明创建,让“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有了鲜活生动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