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青岛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在全省率先突破2.6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存贷比达到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和22%;上市公司总数80家,稳居全省首位;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3%,金融业税收225.3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为13.3%。
发力构建融资服务新模式,全方位保障重点领域融资需求
近年来,市金融局系统谋划并深入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密集出台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等金融保障及助企纾困政策措施20余项,建立起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评价体系。2022年,举办各类融资对接活动60余次,组建228支金融辅导队746名辅导员,累计走访企业过万家。开通“82626166”融资服务热线,“金企通”数字化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450亿元,创新构建起“金企对接+金融辅导+热线咨询+平台服务”融资新模式。
2022年全年新增贷款2693亿元,流入生产经营领域的贷款占比99%;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个和16个百分点;有效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企业贷款超千亿元,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发挥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作用。
2023年2月13日,全市举办了“春雨行动”再起航启动仪式及系列融资对接活动,通过组织实施“百亿产业集群赋能计划”“百亿绿色融资扩容计划”“百亿资本市场融资提速计划”“百亿首贷拓展计划”“百亿央行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计划”五个“百亿计划”,持续推进信贷精准投放。
接下来,将在高频度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的基础上,持续发力融资供给。一是聚焦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和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任务,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运用好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争取重点领域贷款量增价降。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出台金融服务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工作方案,依托金融管家和金融辅导员队伍,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是聚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力度,提高小微、涉农领域信贷可获得性;积极引导“金企通”数字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质增效,确保全天候融资对接不下线。
发力推动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将企业上市作为金融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全国首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十项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大培训,集齐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培训基地,资本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2022年,全市实现13家企业上市及过会,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跃居全省首位,发挥了积极的龙头带动作用。精准建立442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全市排队待审和辅导备案企业分别达到13家和20家,上市梯队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2133家,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成为全市首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企业通过股债等各种方式共实现直接融资达到3404亿元,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年年初,全市梳理确定了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和新增过会企业两张“目标清单”,对重点拟上市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开展定制化服务,多措并举加快企业上市进程。
一是围绕优化企业上市服务,开展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落实年活动。实施资本市场“春笋行动”,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大培训,组建企业上市专家顾问智库,提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壮大上市后备力量。
二是围绕吸引更多优质上市公司来青落户,正在研究制定《青岛市加大对上市公司招引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开展“上市公司企业家青岛行”等相关活动,带动全市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三是围绕拓展企业多渠道融资,支持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区块链+区域股交”试点。改造升级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争取全年举办不少于50场各类企业上市培训活动。推动出台支持企业发行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通过债券等多渠道融资,扩大全市直接融资规模。
发力聚集优质金融资源,充分激发经济金融发展活力
将“双招双引”作为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强化金融供给的重要抓手,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恒丰理财正式开业运营,青岛与深圳并列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全市金融机构达到293家,形成结构较合理、功能较完备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
2022年,现代金融产业链重点项目内资到位267.82亿元、外资6.36亿美元,均居全市24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前列。持续优化创投风投发展生态,全市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备案管理基金数量分别突破400家和2200只,私募基金管理人户均管理规模达到4.53亿元,上合双循环、国盛资盈等一批百亿元基金落地。积极发挥创投风投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我市项目超过1200个,在投金额近千亿元,资本活力和服务效应不断显现。
下一步,将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和信用环境,促进更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等优质资源进得来、留得下。一是加速金融项目招引落地。完善全市金融业重点项目库,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着力突破核心重大项目。建立健全金融招商机制,建立“云端会客厅”,开展产业链延伸招商,利用好金融招商引资信息系统,强化各级各部门信息互通共享。
二是加大创投风投机构招引力度。修订完善“青岛创投风投十条”,优化行业扶持政策,保持政策领先优势。实施头部创投风投机构引育计划,健全拟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台账管理机制,做好落户机构和项目的服务保障,持续打造北方优质资本高地。
三是积极引进优质境外金融资源。把握金融业开放稳步扩大机遇,加强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联系对接,争取在境外资源引进方面实现新突破。
发力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金融业发展生态
持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积极争取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2022年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融资便利化、全国首批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等11项国家级创新试点,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财富管理金融改革创新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连续举办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青岛·中国财富论坛等品牌活动,“财富青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青岛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排名升至第36位,12次进入前50强。今年2月底,我市6家银行机构成功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青岛6家涉外企业授信1.3亿美元,标志着全国首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试点正式落地青岛,进一步提升了涉外企业融资结算便利化水平。
下一步,全市将突出创新引领,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一是深化财富管理改革创新,积极向国家争取金融改革试点政策,持续推进养老理财、特定养老储蓄、跨境融资便利化等创新试点。优化QDLP试点流程,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二是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强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举办数字金融高峰论坛,引导金融业态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
三是营造金融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各区市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建设有利于机构落户和人才聚集的空间载体。办好创投风投大会、财富论坛等品牌活动,开展金融创新奖评选。同时,将统筹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举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稳定。
实体经济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当前,全市上下掀起了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的热潮,全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为金融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与全市金融系统一道,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未来金融科技中心和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努力开创青岛金融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