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地铁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线路推广试用启动会暨第一期系统应用培训会成功召开,这意味着青岛地铁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正式宣告研发成功。
此前,该系统已顺利在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土建06工区龙川路站中铁十九局项目部完成现场测试,将在地铁2号线二期8站8区间6个工区全面推广试用。
(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推广试用启动会会议现场)
据悉,青岛地铁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由青岛地铁集团工程管理部牵头,第一建设分公司协调,中国铁建项目总部、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团队进行研发。研发过程中,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地铁“1+6”目标体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整套系统首家独创地铁高处作业专业智慧化安全管理系统与智能终端设备,可利用先进的压力传感技术,对施工人员违章违规行为进行即时语音预警,并通过云计算实现多环节管理。
此外,系统应用过程中,能够与智慧工地平台作业人员实名制模块、班组建设模块有效结合,分级作业审批,实现施工作业风险分级管理;应用智能安全带,能够更快发现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三违”行为,通过多种预警方式,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做到了风险可预警、可感知、可调查、可追溯,提升了数字化、智慧化程度,进一步夯实了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一个硬件,会“说话”的智能安全带
8月16日下午,在2号线二期06工区世博园站斜井,杨小康和3个工友正在高空进行水泥罐避雷系统每月例行检修测试工作。此刻的他在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监控平台PC端的界面上用一个绿色的安全帽的图标显示,代表他正在安全作业,身上的智能安全带卡扣监控状态为开启状态。现场管理人员从PC端和手机端均可实时监控到杨小康的当前作业高度是4.4米。
杨小康身上这条智能安全带看似平常,但在卡扣处安装有小型智能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记录安全带使用情况,可以精确判断他的安全带是否正确使用。如果他登高5分钟后,系统未监测到他正确系挂,智能安全带就会立刻开启提示音“双钩未系挂”或“单钩未系挂”的语音提醒,管理人员的PC端和手机端也会显示他的安全帽变成黄色;如果3分钟仍未整改,违章信息将会通过系统推送至各级管理人员处理,同时将违章记录储存至管控系统。
(智能安全带穿戴及成品展示)
在没有这个智能系统之前,如果杨小康在高处作业6小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就必须全过程旁站监督。现在,不仅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丰富的管理手段,也为建设者的安全多上了一层“保险”。
智能安全带跳出了一般智慧工地对视觉传输设备的依靠,通过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创新,克服了照明不足、高温、水淋、碰撞等施工环境干扰因素。通过小型智能压力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向平台即时推送数据,运用云平台大数据等前沿智能科技与安全使用规范相结合而建立的一套软硬结合的集成化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了高处作业的全程实时安全监管和数字化精细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一套细则,全行业独创高处作业分级审批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处作业安全监管形势严峻,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协作方多、高处作业距地面较远,且呈分散式分布的特点,使得高处作业的安全监管和现场管理更具难度。受各项技术所限,高处作业安全监管曾一直是智慧工地与智慧安监发展中的“盲区”。
“市政工程高坠伤亡率一直居于安全事故首位,是最难攻克的一个环节。我们地铁施工高峰期,如钢筋绑扎施工阶段,高处施工的作业面非常多,仅2号线二期8个车站,其中暗挖车站有7-8个作业面,明挖车站有时有3-4个作业面,而一个作业面少说5、6个人,最多时可达30人。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落地应用的急迫性不言而喻。”中铁十九局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土建06工区总工程师张帅表示,“而高处作业发生危险,往往都是由于作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未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或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违章作业造成的,为此,我们特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应用实施细则》。”
(建设者穿着智能安全带开展高空作业)
“我们研发团队花了5个月,开发了整套针对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智慧化管控系统,编写了一部配套的实施细则,研发出配套使用的智能安全带。我们通过对高处作业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辨识、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评估,才编写出来这部配套的实施细则,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也给予了我们大量技术指导。”青岛地铁第一建设分公司工程处处长李智慧表示。
他解释道,比如,申请高处作业所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封闭大棚安拆、起重机械安拆、临时设施安拆、脚手架安拆、登高检修作业、开挖登高作业、结构登高作业,共计7个作业场景。一项作业审批,通过作业人数、作业高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系统自动判定四个安全分级,针对不同等级,生成不同的审批流程。比如作业高度30米以上、作业人数15人以上,判定为一级作业;作业高度2-5米、作业人数3人以内,判定为四级作业。一级作业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批,四级作业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审批,以此实现高处作业施工风险的分级审批、分级管理。“智能安全带与作业人员通过扫描安全带二维码完成绑定,到达作业面的地面开启智能安全带,作业人员站在地面,传感器自动初始化当前高度,登高后,传感器数据没每10秒一次推送至管控系统。”
一个系统,实现“综合监管、主动预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监管的核心在于安全第一、综合监管、主动预防,这也正是“青岛地铁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的核心价值意义。“该项目从22年9月立项,历经5个月的研发,3个月的内测和现场测试。接下来,这套系统将在2号线二期6家施工单位推广试用,持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升级。”中铁十九局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土建06工区项目书记尹逊堂表示。
(青岛地铁高处作业智慧化管控系统界面示意图)
智慧工地大部分智能设备和安全系统依托于地面或固定位有线摄像头采集监控图像进行分析,而高处作业处于半空状态,需要上下移动和左右挪动,对电源、信号、无线传输以及终端设备的要求极高,研发任务极其艰巨。“研发第一步最难,重点在于应用需求的确认。我们通过绘制低保真原型图,将用户需求进行可视化转化。为了便于作业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操作,团队在研发管控系统PC端的同时,配套研发了手机端系统,并将手机端功能嵌入现有App,避免重复开发、节约资源。”项目总工程师张帅表示。
青岛地铁近年来发展迅速,是行业内首批响应国家和行业协会号召,制定方案并开展集团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轨工作的城轨企业。通过运用智慧手段,对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同时为其他施工作业风险管理提供了研发的方向和思路,以此助力“双一流”地铁建设,也为城轨行业安全建设贡献青岛智慧、青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