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咱们青岛人】与死神角逐,为生命守门!她让ICU也能有别样的温暖

0
分享至

你印象中的ICU是什么样子?是各类监测仪器尖锐的报警声?是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还是病房外家属心碎的哭喊声?作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监护室却始终让人觉得紧张与害怕。但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ICU里,却是一片欢乐的氛围。

有的患者正躺在床上练举重,有的沿着床边练习站立,甚至戴着呼吸机挂着血滤的患者也能冲着医护人员挥挥手……在邢金燕的带领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从仅有的几张床、几名医护,发展到如今综合ICU150多张床,医护人员400余名,四个院区年接诊量达5000人次,历年病死率在5%以下。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大夫,邢金燕与死神角逐的同时,也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用专业创造生命的奇迹

在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了二十多年,邢金燕认为这份职业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挑战各种不可能。人常说临死前咽下最后一口气,但对于ICU而言,别说不能呼吸,就算是心跳都停了,也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作为国内早期培养的重症医学人才,从1997年正式入行起,邢金燕就伴随着青岛的重症医学发展不断向前。一场新冠疫情,让ECMO(体外膜肺氧合)走入了大众的视野,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这项看似“新兴”的治疗技术,其实早在2015年,邢金燕就带领团队在青岛完成了第一例。掌握ECMO技术并非难题,真正的难点在于能用这项技术将患者救活。因为患者一旦做了ECMO,就相当于通过机器增加了一个逆向循环,其病理生理与正常人就不一样了,因此相当考验医生对病人生理指征的综合管理能力。

多年的经验积累,早已让邢金燕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专家。2020年,在提升全市重症救治水平的基础上,她还牵头成立了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带动整个山东省做好ECMO技术,让更多生命迎来新的希望。

“我们的ICU也能很温暖”

你见过医护人员体验当ICU患者的场面吗?这是邢金燕给医院ICU科室新增的“入门考核”。

身体绑在病床上,嘴里固定一根导管,甚至都不用模拟患者所承受的病痛或有创性治疗,年轻的医护人员们都直呼“无法忍受”。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关注患者的需求,也与邢金燕早年的经历有关。

记得刚入行时,邢金燕参与了一次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整个团队花了很大的力气,最终成功挽救了这位患者的生命。但奇怪的是,康复后的病人每次走到科室窗边,都装作不认识的样子,让人心生疑惑。后来了解才知道,原来是ICU的那段治疗过程,给患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让他再也没有勇气靠近。

那一刻,邢金燕才意识到,原来自以为成功的身体治疗,却在患者的内心留下了创伤。

的确,因为所处角度不同,医生和患者的感受必然是不一样的。医护人员更多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针对各项指标需要采取一些怎样的处理。但作为躺在床上的患者,感受更多的则是一些生活上的细节。也许他只是因为脸上痒痒想要挠一挠,但在医护人员眼中,就有拔管风险;也许患者只是想要翻个身,但是在医护人员看来就是在挣扎乱动,不配合治疗。

基于这一点,让医护人员了解到躺在ICU的患者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需要些什么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温暖的ICU,这里从来不是冰冷的器械和药物组合,它是有温度的;而医生和患者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病魔,医患之间,应该是温暖的。”邢金燕说。

“总是在安慰”,不是说说而已

“就现阶段的医学发展而言,我们做不到将每个重症病人都救过来,但在生死面前,我们希望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被在乎的。”见过那么多生离死别的场景,邢金燕却从未麻木,在内心总留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

她常常会思考,自己还能多做点什么,不单纯只是为患者治病,在整个救治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病人的所思所感。虽是重病在身,但躺在病床上的他们,依然是活生生的人。

如今管理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四个院区重症医学科的邢金燕,在强调救治水平过硬的同时,也不断加强ICU内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让患者活过来,更要注重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病房内的噪音和紧张感,室内还配置了分贝仪,白天不超过70分贝,晚上不超过40分贝,以避免打扰到患者休息。

“我们的ICU早就不是冷冰冰毫无生机的模样,大家在里面都很欢乐。”除了精准治疗,邢金燕非常注重患者的康复训练,用她的话来说,康复是贯穿治疗始终的。从摆体位开始,平躺、侧卧,姿势不同也大有讲究,从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站立、起身,动不了腿还能动胳膊,简单地举重、拉练。

甚至心脏停搏8天,戴着ECMO、挂着血滤的患者都能正常挥挥手,自己进食。在康复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也能给予他们更多活下去的信心。

面对疾病,她一直不曾放弃挑战,面对患者,她始终葆有初心。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不只是说说而已。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省委决定,钱志刚履新!

省委决定,钱志刚履新!

凤凰网安徽
2025-07-07 18:15:09
上海一小区加装电梯“烂尾”:钢架锈迹斑斑!被隔壁1楼举报,居民愿意承担60万损失,但没人来拆除

上海一小区加装电梯“烂尾”:钢架锈迹斑斑!被隔壁1楼举报,居民愿意承担60万损失,但没人来拆除

上观新闻
2025-07-07 10:28:19
天降大喜未来7天,横财不断,事业走向辉煌的生肖

天降大喜未来7天,横财不断,事业走向辉煌的生肖

人閒情事
2025-07-07 17:41:31
正式落选,国乒官宣,王楚钦退出原因找到,非伤病,错过反超世1

正式落选,国乒官宣,王楚钦退出原因找到,非伤病,错过反超世1

东球弟
2025-07-07 10:05:45
演员金世佳身份证照片佩戴眼镜,公安回应

演员金世佳身份证照片佩戴眼镜,公安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7-06 18:39:10
火龙果立大功?医生坦言:火龙果对这5种慢性病有好处,建议多吃

火龙果立大功?医生坦言:火龙果对这5种慢性病有好处,建议多吃

牛锅巴小钒
2025-07-07 18:33:01
广西6岁男孩被生母抛弃,14岁时却一夜暴富,500万巨款从何而来?

广西6岁男孩被生母抛弃,14岁时却一夜暴富,500万巨款从何而来?

校长侃财
2025-02-17 10:38:39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旅界Pro
2025-07-07 07:34:20
世事如棋局,相逢笑语中。洪森彻底傻眼了

世事如棋局,相逢笑语中。洪森彻底傻眼了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7-06 19:07:36
别羡慕宋佳!她家庭可不简单,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别羡慕宋佳!她家庭可不简单,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智凌纵横
2025-07-06 21:11:34
越南跪后,中国又有2友国倒戈?送340亿大单,帮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越南跪后,中国又有2友国倒戈?送340亿大单,帮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博览历史
2025-07-06 19:03:00
有哪些弦外之音让你后悔至今?网友:30岁女领导笑说要和我婚外情

有哪些弦外之音让你后悔至今?网友:30岁女领导笑说要和我婚外情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3-24 00:20:04
沙媒:世俱杯输球后和球迷激烈争吵,新月即将和马尔科姆解约

沙媒:世俱杯输球后和球迷激烈争吵,新月即将和马尔科姆解约

直播吧
2025-07-07 06:31:04
陈羽凡现状:低调生活,50岁胖到认不出,17岁儿子1米8长得像妈

陈羽凡现状:低调生活,50岁胖到认不出,17岁儿子1米8长得像妈

三公子娱乐丫
2025-05-17 17:59:45
保时捷再推一款“王炸车型”!内饰“四块”大屏,你受得了?

保时捷再推一款“王炸车型”!内饰“四块”大屏,你受得了?

网上车市
2025-07-07 10:43:11
赵露思现身成都SKP购物,背着7万元的爱马仕包,打扮成熟身材好瘦

赵露思现身成都SKP购物,背着7万元的爱马仕包,打扮成熟身材好瘦

葡萄说娱
2025-07-07 13:41:55
70多岁捕蛇老人说,如果蛇常在你家出没,说明3个问题,要引起重视

70多岁捕蛇老人说,如果蛇常在你家出没,说明3个问题,要引起重视

农夫也疯狂
2025-07-06 07:45:53
“男演员身份证掉了”引热议,公安部门回应

“男演员身份证掉了”引热议,公安部门回应

先锋新闻
2025-07-07 07:18:20
刚谈妥就来华?九三阅兵,特朗普理当参席,面对中国,他心态变了

刚谈妥就来华?九三阅兵,特朗普理当参席,面对中国,他心态变了

boss外传
2025-07-06 20:20:03
Shams:掘金已通知瓦兰经纪人 球队坚决要求他履行现有合同

Shams:掘金已通知瓦兰经纪人 球队坚决要求他履行现有合同

直播吧
2025-07-07 05:38:22
2025-07-07 20:32:49

头条要闻

幼童躺地遭货车碾压身亡司机绝望 一个重要细节被扒出

头条要闻

幼童躺地遭货车碾压身亡司机绝望 一个重要细节被扒出

财经要闻

特朗普要发关税函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如何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投资大佬一语扎心:中国机器人"可悲"现状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家居要闻

醺光伴读 品质兼顾实用

手机要闻

8300mAh手机行业最大电池!曝荣耀X70明天官宣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